2017年长江大学课程与教学论612教育学基础理论综合之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某一研究者需要收集近年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数据,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是( )。
A. 教育论文集
B. 教育年鉴
C. 教育辞书
D. 教育专著
【答案】B
【解析】要收集近年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数据,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是档案资料。档案资料是人类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并且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文献材料。教育档案类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令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表谱以及地方志、墓志、碑刻等。
2. 下面关于教育调查研究的类型,( )种是按照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进行划分。
A. 学科性的典型调查,反馈性的普遍调查和预测性的抽样调查
B. 典型调查、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专家调查(也叫德尔菲法)
C. 调查表法、问卷法和访谈法,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调查的测验方法,总结经验法
D. 学校调查、社会调查及公意调查的一般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因果比较研究、相关研究的宿因调查研究:儿童发展研究、趋势研究的发展调查研究。
【答案】B
【解析】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分为典型调查、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专家调查(也叫德尔菲法)。
3. 教育研究课题的可行性包含( )三方面的条件。
A. 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时机问题
B. 主观条件、客观条件、研究客体个性特点
C. 课题研究者的主观条件、客观条件、时机问题
D. 课题研究者的主观条件、课题研究者的客观条件、时机问题
【答案】A
【解析】可行性包含以下几方面的条件:①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问、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能性;②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③时机问题。选题
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
4. 狄德罗认为研究自然科学的三种主要方法不包括( )。
A. 准备
B. 观察
C. 思考
D. 实验
【答案】A
【解析】狄德罗将观察、思考和实验列为研究自然科学的三种主要方法,认为观察搜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组合起来。而实验则是证实组合的结果。教育科学研究也同样。观察、思考和实验应该立足于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越是抽象的原理,越要努力从实际中汲取营养和力量。
5. 一般来说,中学的中国历史课本是( )。
A. 零次文献
B. —次文献
C. 二次文献
D. 三次文献
【答案】B
【解析】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但它贮存分散,不够系统。
6. 下列对于调查访问的述说正确的是( )。
A. 在访问时,与被访问者谈得越投机越好
B. 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
C. 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
D. —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答案】D
7. ( )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笛卡尔的唯理论
C. 康德的古典哲学
D. 弗雷格的分析哲学
【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就是唯物辩证法,它对人们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8. 同其他文献相比,二次文献具有( )。
A. 原始性
B. 客观报导性
C. 主观综合性
D. 客观系统性
【答案】B
【解析】二次文献具有客观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献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主要组成部分。
9. 学术论文一般包括( )。
A. 题目、摘要、引言、正文、结论与讨论、注释与参考文献等部分
B. 题目、摘要、引言、正文、结论等部分
C. 题目、前言、方法、结果及讨论等部分
D. 题目、前言、正文、结论及附录等部分
【答案】A
【解析】无论哪一类学术论文,形式规格基本上要遵循“绪论一本论结论的逻辑顺序。规范性学术论文的框架结构,一般包括六个主要部分:题目、摘要、引言、正文、结论与讨论、注释与参考文献等部分。
10.定性分析的三种效度中不包括( )。
A. 表面上的效度
B. 实践中的效度
C. 收集资料的工具、方法上的效度
D. 理论上的效度(结构效度)
【答案】B
【解析】定性分析中的效度集中表现在对发现的事实的正确解释,使用的概念能否正确反映研究对象的客观实际。定性分析存在三类效度,一类是表面上的效度,指凭直觉印象,没经过仔细考察,判断衡量资料的正确性;第二类是收集资料的工具、方法上的效度;第三类是理论上的效度(结构效度)。
11.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及活动过程中,其核心问题是形成( )。
A. 科学结论
B. 科学理论
C. 科学思想
D. 科学观念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