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842无机化学[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选择题

1. 影响

的浓度

的浓度比和

C. 溶液的温度

的解离度

【答案】

【解析】缓冲溶液的

可由

方程计算:

可以看出,公式中的变量为酸的标准解离常数和共轭酸碱的浓度比,对应题中的解离常数和的浓度比。

2. 元素周期表的所有元素中,电子亲和能最大的元素是( )。

A. B. C. D.

原子大于

原子的原因是的原子半径特别小,核周围电子密度特别大,当接收

的标准

的标准解离常数;

缓冲系统

值的主要因素是( )。

【答案】B 【解析】

外来电子或共 用电子对成键时,将引起电子间较大的斥力,从而部分抵消了气态原子形成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

3. 下列各对物质中,对沸点高低顺序判断不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和氢键)的强度是决定物质沸点的主要因素。

氢键(键能

分子间都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

)大得多,故沸点

的氢键强度(键能

所以沸点

大,因此沸点

)比

均为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只有色散力,色散力大小与分子的变形性大小成正比,分子

三重键而使其半径小于

小,但作为双原子分子,其半径比

半径越大则变 形性越大,分子中有

的相对分子质量虽然比

此题应该注意到,用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讨论分子的变形性是不够准确的;

为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只有色散力,

对称性高则变形性小,分子间色散力小;而

为极性分子,分子间除了有色散力(对称性低的总的分子间作用能较大,因此沸点

4. 下列元素中,电负性最小的是( )。

A.N B.C1 C.0 D.S

【答案】D 减小。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配合物的内界与外界之间主要以共价键结合 B. 形成体与配位原子之间的化学键是配位键 C. 配离子的形成体只能是金属阳离子 D. 在螯合物中没有离子键 【答案】B

分子间色散力较大)外还有取向力和诱导力,

【解析】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增加电负性增大;同族元素,随着电子层数増加电负性

【解析】配合物的内界与外界之间主要以离子键结合;形成体与配位原子之间的化学键是配位键;配位体的 形成体可以是过渡元素阳离子或原子、少数主族元素阳离子,也可以是一些非金属元素如等。

6. 下列6组量子数均可表; 一个电子:

氮原子中的各P 电子,其量子数组合是( )。

A. B. 或C. D. 【答案】B

【解析】洪特规则,优先以自旋相同的方向单独占据能量相同的轨道。 7. 用溶液直接混合(不加水),配制缓冲溶液,需取

【答案】D

【解析】设配制该缓冲液所需的别为

则混合后平衡时的

满足

溶液为( )

体积分别为平衡时的浓度分

解得 8.

A.0.40 B.2.64 C.5.28 D.4.88 【答案】B

【解析】丙酸为弱酸

的丙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为

丙酸溶液的

( )。

则该溶液的 9. 反应

可以( )。

A. 升温加压 B. 升温降压 C. 降温升压 D. 降温降压 【答案】C

【解析】反应为气体分子总数减小的放热反应,所以采用加压降温的方式有利于反应正向移动。

10.下列各组物质中,偶极矩都为零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为零;

是不等性的

杂化,有孤对电子不参与成键,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偶极矩不杂化,没有孤对电子,成三角双锥形,五个F 原子占据五个顶角,

其中三个C1原子占据平

采取不

采用的是等性的

为负值,当此反应达到平衡时,要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

P 原子位于三角双锥的中心,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偶极矩为零。

面三角形的三个顶点,F 原子占据上下两个顶点,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偶极矩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