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808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什么是心智模式。

【答案】心智模式一方面是指人们的长期记忆中隐含的关于世界的心灵地图,另一方面也指日常推理过程中一些短暂的理解。而这种短暂的心智模式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后,会逐渐影响长期根深蒂固的信念。具体内容如下:

(1)彼得. 圣吉认为心智模式是深植于我们心灵之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以及世界每个层面的形象、假设和故事。就好像一块玻璃微妙地扭曲了我们的视野一样,心智模式也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假如没有认知上的心灵地图,人类无法探究这个复杂的世界,而所有这些心灵地图在本质上都有其缺陷。

(2)心智模式、心灵地图就是一个人的思维方法、思考方式和思想观念,是一种隐含很深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人的思维活动、思想观念经常是与生俱来的,但却无时不在,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对他人、对周围事物、对世界以及对自己的看法。同样的人和事,用不同的心智模式去观察和对待,结果常常会大相径庭。

(3)在五项修炼中,改善心智模式是一项非常重要但却十分艰难的修炼。对一个思想观念、行为习惯都比较定型的成年人来讲,改变旧习惯尤其是改变心态绝非易事。改善心智模式的任务,就是“找到改造玻璃镜片的方式,创造出更适合我们的新心智模式”。

2. 组织变革与创新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阻滞因素? 如何克服这些阻滞因素?

【答案】(1)组织变革和创新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障碍,组织中对于创新的抵触力来自于复杂的系统因素:

①组织的文化。组织过去的文化可能强调稳定和服从,而不是富有疑问精神和创新意识。所以,组织的变革应该先从文化的改变开始。

②既定的发展战略。结构服从于战略。组织既定的战略要求相应的组织结构。

③组织的结构。组织的结构能够影响组织的创新过程。扁平化的结构和更少的控制有利于人员的交流和思想的沟通,从而有利于组织的创新。

④技术水平。技术是企业的硬实力。创新来自于企业技术和知识的积累。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创新思维的产生。

⑤领导的风格。如果领导者鼓励员工提出疑问,鼓励打破权威,容忍员工犯错误,那么,这样的领导风格有利于组织变革和创新的产生。

⑥成员的因素。人的因素是创新抵触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对于创新的抵制主要来自于以下几方面:

a. 个人利益。创新意味着原有的组织结构被打破,工作流程将被重新设计,利益将重新分配。人们害怕失去原有的利益,担心丢掉工作、薪水减少或者丧失现在的权力和地位。

b. 缺乏了解。不少组织在进行创新的方式上存在问题,缺乏与组织成员进行事前的有效沟通,创新领导小组闭门造车。组织成员需要知道如何进行创新,如果出现信息真空,就难免谣言四起,让人们焦躁不安。即使创新的方案能使每个人受益,人们也可能会因为缺乏了解而误解它,进而反对它。

c. 评价差异。组织成员间私有信息的差异会导致人们对创新活动有着不同的评价和看法,信息的不对称使得组织员工并不像管理者那样看待企业制定的新的战略目标:组织成员怀念过去的好时光也会导致创新目标认知的差异。这种不同的评价结果产生的抵制力不一定是消极的,因为持有不同意见的双方都可能是正确的。

d. 惰性。人们习惯于原来的工作方式,并不希望打破现状,这使得人们不自觉地产生对于创新的抵制情绪。

e. 团体心理压力。有些团队不能承受变革的心理压力。如果一个团队凝聚力强,来自同事的压力就能让其成员反对哪怕是合理的创新。因为创新可能导致活动,从而活动中关系的改变,使员工失去同事的网络,打乱原有的工作节奏。所以大家不愿打破现状而去尝试新路。此外,创新的时机和其出现的突然性也会造成抵触的情绪。不少组织的创新的阻力就是来自于缺乏对创新时机的合理把握,缺乏赋予人们足够的心理准备的时间。

(2)克服组织创新障碍的方法

①教育和沟通。优点在于人们一旦被说服,就往往会帮助实施变革; 缺点在于如果涉及的人很多,就会很费时间。

②参与和投入。优点在于参加到变革计划中的人会热衷于它的实施,他们所掌握的相关信息也将被包括到计划之中; 缺点在于如果参与者设计了一项不合适的变革方案,就很浪费时间。

③提供便利和支持。优点在于是处理调整问题的最好方法; 缺点在于可能耗费时间和金钱,并有可能白费;

④协商和同意。优点在于是一条避免强烈抵触的简便途径; 缺点在于如果它提醒了其他人都要通过协商才顺从的话,将要付出相当高的代价;

⑤操纵和拉拢。优点在于是一种相对迅速、节约的解决方式; 缺点在十为未来埋下隐患,因为人们可能会认识到自己被操纵了;

⑥明示的或暗示的强制。优点在于迅速并能解决任何反抗; 缺点在于如果发起者激怒了某些人,就很危险。

3. 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要想有效、合理地集合织织资源,安排好组织内全部的业务活动,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因事设职和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

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将组织活动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部门和岗位上去,确保“事事有人做”。另外,组织中的每一项活动终归要由人去完成,组织部门设计就必须考虑人员的配置情况,使得“人尽其能”、“人尽其用”。特别是,组织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一步调整和再设计组织部门结构时,必须贯彻因事设职和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及时调整与组织环境不相适应的部门和人员。使组织内的人力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整合和优化。

(2)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原则分工与协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结果,古典的管理理论强调分工是效率的基础。在组织的部门设计中,必须要对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进行必要的工作分析和关系分析,并按照分工与协作的要求进行业务活动的蛆合。部门设计者可以依据技能相似性的归类方法集合相关的业务活动,以提高专业分工的细化水平。但是,过分强调专业化分工也会造成管理机构增多、部门之间难以协调等问题。这反而会使管理效率下降。这时,可以依据关系紧密性的归类方法,按照业务流程管理的逻辑顺序来集合业务活动,以达到紧凑、连续、利于协作的工作效果。

(3)精简高效的部门设计原则

部门精简高效是每一个部门设计者所追求的理想效果,作为一项基本的原则应当贯彻在部门设计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项活动过程中。按照这一原则,部门设计应当体现局部利益服从组织整体利益的思想,并将单个部门效率目标与组织整体效率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另外,部门设计应在保证组织目标能够实现的前提条件下,力求人员配置和部门设置精简合理,不仅要做到“事事有人做”,而且要“人人有事做”,工作任务充裕饱满,部门活动紧密有序。

4. 试比较管理人员内部晋升与外部招聘的优点和局限性。

【答案】管理人员的来源可分为内部晋升与外部招聘,其优点和局限性具体表现为:

(1)内部提升制度的优点

①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内部提升制度给每个人带来希望和机会,且会带来示范效应; 更好地维持成员对组织的忠诚,鼓励那些有发展潜力的员工更加自觉、积极地工作,以促进组织的发展,同时也为自己创造更多的职务提升机会。

②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内部提升制度也为新来者提供了美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外部的人才也会乐意应聘到这样的组织中工作。

③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候选人在组织中工作的经历越长,组织越有可能对其工作能力、业绩以及基本素质作全面深入地考察、跟踪和评估,从而保障选聘下作的正确性。

④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被聘者由于熟悉组织中错综复杂的机构、组织政策和人事关系,了解组织运行的特点,所以可以迅速地适应新的工作,工作起来要比外聘者显得更加得心应手,从而能迅速打开局面。

(2)内部提升制度的弊端

①可能会导致组织内部“近亲繁殖”现象的发生。从内部提升的人员往往喜欢模仿上级的管理方法。这虽然可使过去的经验和优良作风得到继承,但也有可能使不良作风得以发展,这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