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836生物化学之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

【答案】感受态细胞是指受体细胞经过一些特殊方法(如CaCL 等化学试剂)的处理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成为能容许外源DNA 的载体分子通过的细胞。

2. 基因扩増

【答案】基因扩增是指某些基因的拷贝数专一性大量增加的现象,结果使得细胞在短期内产生大量的基因产物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3. SDS 电泳(SDS-PAGE )

【答案】SDS 电泳(SDS-PAGE )是指根据SDS 和还原试剂将蛋白质分子解聚后亚基的大小,在恒定pH (碱性) 缓冲系统中分离的方法,主要用于测定蛋白质亚基分子质量。

4. 断裂基因

【答案】断裂基因是指在真核生物结构基因中,编码某一个蛋白质不同区域的各个外显子并不连续排列在一起, 而常常被长度不等的内含子所隔离,形成镶嵌排列的断裂方式。所以,真核基因常被称为断裂基因。

5. 转录后加工(post-transcription processing)

【答案】转录后加工是指新合成的较大的前体RNA 分子,经过进一步的加工修饰,转变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成熟的RNA 分子的过程,主要包括剪接、剪切和化学修饰。

6. DNA Fingerprint

DNA 指纹。DNA 指纹是指由于限制性酶切位点的改变或DNA 序列中重复序列等原【答案】

因,以及一些DNA 遗传标记的差异性,生物个体DNA 表现的个体间的差异,这些个体差异反映了个体的身份。利用DNA 指纹鉴定个体差异的技术为DNA fingerprinting,用于亲子鉴定。

7. RNA 编辑(RNA editing)

【答案】RNA 编辑是指某些RNA ,特别是mRNA 前体的一种加工方式,如插入、删除或取代一些核苷酸残基,导致DNA 所编码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因为经过编辑的mRNA 序列发生了不同于模板DNA 的变化。

8. 蛋白质组(proteome )

【答案】蛋白质组是指一种生物或一个细胞、组织所表达的全套蛋ft 质(protein ), 即包括一种细胞乃至一种生 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9. Nonsence mutation

【答案】无义突变。无义突变是指由于结构基因中某个碱基的替换,使得原来编码某一氨基酸的密码子突变为终 止密码子UAA 、UGA 、UAG 中的一种,致使肽链的合成提前终止,肽链缩短,产生无活性的多肽片段的突变。

10.SD 序列(Shine Dalgamo sequence)

【答案】SD 序列是指存在于原核生物mRNA 起始密码子上游7〜12个核苷酸的富含嘌呤的保守片段,能与 16SrRNA3' 端富含嘧啶的区域进行反向互补,所以可将mRNA 的AUG 起始密码子置于核糖体的适当位置以便起始翻译作用。

二、填空题

11.蛋白质折叠机制首先成核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

【答案】成核;结构充实;最后重排

【解析】蛋白质折叠机制的首先成核理论的复性过如下:

(1)成核:最先形成α-螺旋及β-折叠片段,使变 性蛋白质从伸展、无活性状态(Us )转变成部分折叠,产生一些二级结构但仍无活性的状态(II );

(2)结构充实:从II 进一步折叠,近于完全,并具有活性,但仍存在着不正确异构体等的状态(In );

(3)最后重排:产生天然蛋白质构象(N )。

12.原核生物中的释放因子有三种,其中RF-1识别终止密码子_____、_____; RF-2识别_____、_____;真核中的释放因子只有_____一种。

【答案】UAA ; UAG; UAA; UGA; RF

13.大肠杆菌DNA 聚合酶_____的生理功能主要起修复DNA 的作用。

【答案】II

DNA 聚合酶I 既能合成DNA 链,【解析】又能降解DNA 链,保证了DNA 复制的准确性; DNA

聚合酶II 具有3' →5' 外切酶活性,但酶活性低,目前认为其生理功能主要是修复DNA ; DNA 聚合酶III 有5' →3'DNA 聚合酶活性也有3' →5' 外切酶活性,活性较强,是大肠杆菌DNA 复制中链延长反应的主导聚合酶。

14.人线粒体基因组DNA 长度约为a._____kb,它所编码的基因按功能可分为b._____,e_____和d._____。

等三类。

【答案】17; rRNA基因;tRNA 基因;蛋白质基因

【解析】人线粒体基因组很小(16569bp ), 仅能编码2种rRNA , 22种tRNA 和13种蛋白质。

15.在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相互作用中,反密码子IGA 可识别的密码子有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UCC ; UCU; UCA

【解析】根据摆动假说,当反密码子的第一位是I 时,可识别3种密码子:

16.核苷酸通过_____键连接形成核酸分子,核苷酸中的碱基使核苷酸与核酸在_____附近具有最大的紫外吸收值。

【答案】磷酸二酯:260nm

三、简答题

17.假如某个基因突变长出两个尾巴的异常果蝇,但你不知道该表型涉及一个基因还是多个基因,你将如何 设计实验解决这一问题?请提出实验方案找到涉及这个性状的突变基因。

【答案】实验方案如下:

(1)选取尾巴发育正常的果蝇为对照组,选取尾巴发育异常的果蝇为实验组;

(2)分别提取两组果蝇的总RNA 构建cDNA 文库,然后进行序列比对,找出突变基因序列;

(3)根据获得的突变基因序列,借助基因敲除技术进行基因功能的研究,从而确定与表型变异相关的基因数目。

18.简述摆动学说。

【答案】1966年,Crick 根据立体化学原理提出摆动学说,解释了反密码子中某些稀有成分(如I )的配对。摆动学说认为:

(1)在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配对中,前两对严格遵守碱基配对原则,第三对碱基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摆 动”,因而使某些tRNA 可以识别1个以上的密码子.

(2)究竟能识別多少个密码是由反密码的第一个碱基的性质决定的。

①第一位碱基为A 或C 者,只能识别1种密码;

②第一位碱基为G 或U 者可以识别2种密码;

③第一位碱基为I 者可识别3种密码。

19.正调控和负调控的主要区别。

【答案】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上,根据调控机制的不同可分为负转录调控和正转录调控。正调控中,调节基因的产物是一种基因活性的激活物一一激活蛋白;负调控中,调节基因的产物是基因活性的一种阻遏物一一阻遏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