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专业硕士]之计算机网络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转发决策时使用的PDU 地址是( )。
A. 目的物理地址
B. 目的IP 地址
C. 源物理地址
D. 源IP 地址
【答案】A
【解析】以太网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所以进行转发决策时使用的是目的物理地址,即MAC 地址。
2. 下列的哪项是SNMP 的正确描述?( )
A.SNMP 很少在新安装设备上使用
B.SNMP 是一个TCP/IP标准
C.SNMP 是一个如MIB —样的概念
D.SNMP 是大流量网络的最佳选择
【答案】B
【解析】SNMP 是“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是一系列协议组合规范,它们提供了一种从网络上的设备中收集网络管理信息的方法。SNMP 被设计成与协议无关,所以它可以在IP 、IPX 、AppleTalk 、OSI 以及其他用到的传输协议上被使用。
3. 流量控制是用来防止( )。
A. 比特差错
B. 发送缓冲区溢出
C. 接收缓冲区溢出
D. 发送器和接收器的冲突
【答案】C
【解析】在数据的传送与接收过程当中很可能出现接收方来不及接收数据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对发送方进行控制,以免造成数据丢失。流量控制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网络中瞬间的大量数据对网络带来的冲击,保证用户网络高效而稳定地运行。
4. 在TCP/IP参考模型中,传输层的主要作用是在互联网络的源主机和目的主机对等实体之间建立用于会话的( )。
A. 点到点连接
B. 操作连接
C. 端到端连接
D. 控制连接
【答案】C
【解析】在TCP/IP参考模型中,网络层及其以下各层所构成的通信子网负责主机到主机或点到点的通信,而传输层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分布式的进程间通信,即在源主机进程与目的主机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一般来说,端到端信道是由一段段的点到点信道构成的,端到端协议建立在点到点协议之上,提供应用进程之间的通信手段。相应的,在网络层标识主机的是IP 地址,而在传输层标识进程的是端口号。
5. 与数据报服务相比,虚电路服务( )。
A. 能保证分组的顺序到达
B. 在传输数据前,收/发端需建立电路连接
C. 传输效率高
D. 每个分组必须携带完整的目的地址
【答案】A
【解析】由于虚电路中所有分组经过相同的路由到达目的节点,所以能保证分组的顺序到达,A 项正确。虚电路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收/发端无需建立电路连接,B 项错。由于虚电路在建立连接时要增加额外开销,所以虚电路的传输效率未必比数据报高,C 项错。虚电路仅在建立连接时需要完整的目的地址,后继分组沿着已建立的虚电路到达目的主机,而无需进行路由选择,因此,后继分组无须有完整的目的地址,D 项错。
6 ,当发送数据出现差错时,发送端无需进行数据重发的差错控制方法为. 在数据通信中( )。
A.ARQ
B.FEC
C. 奇偶校验码
D.CRC
【答案】B
【解析】差错控制是在数字通信中利用编码方法对传输中产生的差错进行控制,以提高数字消息传输的准确性。(1)自动重发请求ARQ ,一旦接收端发现差错,则设法请求对方重发;(2)前向纠错FEC ,进行差错控制时,接收端不仅能够发现差错,而且知道出错码元的位置,从而自动进行纠正,发现错误无须通知发送方重发;(3)奇偶校验码和CRC 检错码都不具备纠错的功能,属于ARQ 编码。
7. 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
A. 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
B. 主机、外设、软件、通信信道
C. 硬件、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D. 主机、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答案】A
【解析】计算机网络中,硬件、软件、数据和通信信道这些资源是可以共享的,如共享打印机属于硬件共享;Internet 上也提供多种多样的软件共享资源;共享数据库属于数据共享;而通信信道是为每个主机传输信息的通道,也是主机所共享的。
8. 下列哪种交换的实时性最好?( )
A. 电路交换
B. 报文交换
C. 数据报交换
D. 虚电路交换
【答案】A
【解析】计算机通信子网的交换技术主要有两种方式:电路交换和存储转发交换。存储转发方式又可分为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又可分为数据报分组交换和虚电路分组交换。
,(1)在电路交换方式中,虽然在数据传输之间需要建立一条物理连接(这需要一定的延迟)
但一旦连接建立起来,后续所有的数据都将沿着建立的物理连接按序传送,传输可靠且时延很小。
(2)在存储转发交换方式中,报文或分组都要经过中间结点的若干次存储转发才能到达目的结点,这将增加传输延迟。
因此,同存储转发交换方式相比,电路交换具有较小的传输延迟,实时性较好,适用于高速大量数据传输。
9.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即CSMA ( )。
A. 只用于总线拓扑结构
B. 只用于环形拓扑结构
C. 只用于星形拓扑结构
D. 既能用于环形也能用于总线形拓扑结构
【答案】A
【解析】CSMA 协议是从ALOHA 协议改进而来的,而CSMA/CD协议又是在CSMA 协议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这三种协议都只用于总线拓扑的局域网(或物理结构为星形网但逻辑结构仍为总线形的局域网)。CSMA/CA协议虽然也是从CSMA 协议改进而来,但它主要用于无线局域网。用于环形拓扑局域网的是令牌传递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