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贵州民族大学中国文化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 )与曲阜孔庙、北京故宫并称为“中国三大古代建筑群”。

A. 篙山中岳庙

B. 运城关帝庙

C 邹城孟庙

D. 成都武侯祠

【答案】A

【解析】河南省篙山脚下的“中岳庙”,从“中华门”起到“御书楼”止,前后多达十一进,殿堂房屋四百余间,它与曲阜孔庙、北京故宫并称为“中国三大古代建筑群”。

2. 司马迁的( )是纪传体史书的开端。

A. 《汉书》

B. 《资治通鉴》

C. 《史记》

D. 《春秋》

【答案】C

【解析】司马迁的《史记》是纪传体史书的开端,此后历代相沿,成为我国记载正史的主要体裁。纪传体以人为纲,穿插史实,井用专章记载典章制度。编年体是以纵记史,纪传体是以横记史。

3. 古时姓与氏是分开的,以区别血统和子孙,二者混合为一大约是在( )时期。

A. 先秦

B. 秦汉

C. 魏晋

D. 隋唐

【答案】B

【解析】姓与氏混合为一,大约在秦汉时代。到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时候,二者已经没有什么区别,表明在进入封建的大一统社会以后,姓氏原有的区别己经毫无意义了。

4. “天坛走一走,到处都是( )”,这个数字代表最高,极限,无数。

A.8

B.9

C.10

D.1

【答案】B

【解析】大凡皇家的建筑与器物,多合乎“九”数,九是一种荣耀,是至高无上的一个标志,是一个极限,也是一个转折的开始,还是一种变化和发展。

5. 图画文字产生后开始出现( ),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文明时代的开端。

A. 楔形文字

B. 象形文字

C. 胖尼基字母

D. 拼音字母

【答案】B

【解析】文字的出现是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龟纹鸟迹之象”是指象形符号,“博采众美”是指图形之美。也就是说汉字的起源,最早是原始社会的图画和象形符号。

6. 元代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是我们了解古代( )文化的重要文献。

A. 越南

B. 柬埔寨

C. 老挝

D. 尼泊尔

【答案】B

【解析】周达观撰写的《真腊风土记》,就是他奉命出使真腊(今柬埔寨)时,真实记录的柬埔寨吴哥时代的灿烂文化。

7. 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内陆运河是( )时期修建的大运河。

A. 隋炀帝

B. 秦始皇

C. 武则天

D. 唐太宗

【答案】A

【解析】“大运河”由隋炀帝于大业兀年开始修建,至大业六年完成以河南洛阳为中心,北从荣阳过黄河,经临清直达北京; 南面则向东开掘,到淮阴后折而向南,由扬州过长江,从江南的镇江经苏州到达杭州终点,全长二千四百余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内陆运河。

8.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语出( )。

A. 《论语》

B. 《荀子》

C. 《老子》

D. 《孟子》

【答案】D

【解析】该句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万物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9. “心学”认为“心”即“理”,是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集大成者( )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A. 王守仁

B. 朱熹

C. 周敦颐

D. 陆九渊

【答案】A

【解析】王守仁,可以说集心学之大成。他的哲学,是“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认为万事万物之理都在我心中,这就是“知”,而内心代表真理的“知”就是“良知”。

10.明代最大的类书是( )。

A. 《太平御览》

B. 《册府元龟》

C. 《永乐大典》

D. 《古今图书集成》

【答案】C

【解析】明代规模最大的类书就是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明成祖命解缙、姚广孝等人主持编撰,参加工作的人员达2169人,前后用了五年时间,由明成祖赐名《永乐大典》。全书总计22937卷,其中目录即达60卷,装订为11095册,约二亿七千万字,规模宏大,包罗丰富,如同一部百科全书。

二、填空题

11.京剧的四大基本功包括_____、念、做、打。

【答案】唱

【解析】京剧表演是以唱、念、做、打(舞)为中心的综合艺术,常用虚拟的动作传情达意,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表演程式。京剧四大功夫,即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也是戏曲表演的基本功。

12.为了让历法更好地配合天象和自然季节,用以安排农业生产,中国古代创制了“_____”。

【答案】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