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0岁,3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四肢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起病之初曾有恶风、发热。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处方应采用() A.乌附麻辛桂姜汤。 薏苡仁汤。 地黄饮子。 防风汤。 白虎桂枝汤。
患者,女性,45岁,体型偏瘦,关节疼痛反复发作3年,双膝关节红肿热痛,刻下症见:膝关节灼热红肿,痛如刀割,筋脉抽掣,入夜更甚,壮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数。应治以() A.宣痹汤。 白虎桂枝汤。 犀角散加味。 蠲痹汤。 以上都不是。
患者,女,52岁,多个关节疼痛有两年余,且疼痛游走不定,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热则舒,舌红,苔黄,脉滑数。该证治则为() A.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活血化瘀,祛风通络。 除湿通络,化痰行瘀。 培补肝肾,舒筋止痛。
患者男性,57岁,患痹证5年余,经久不愈,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甚则肌肉萎缩,筋脉拘急,肘膝不得伸,舌质暗红,脉细涩。该病的治则为() A.滋阴补肾,活血止痛。 滋补肝阴,舒筋止痛。 益气补肾,舒筋活络。 补肾祛寒,活血通络。 补血养肝,祛风止痛。
患者男性,57岁,患痹证5年余,经久不愈,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甚则肌肉萎缩,筋脉拘急,肘膝不得伸,舌质暗红,脉细涩。若骨节变形严重者可加用() A.透骨草、寻骨风、自然铜、骨碎补、补骨脂。 附子、干姜、肉桂。 山药、山萸肉。 巴戟天、淫羊藿。 鹿角胶、龟板。
患者,女,52岁,多个关节疼痛有两年余,且疼痛游走不定,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热则舒,舌红,苔黄,脉滑数。若见口渴心烦者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