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823园林植物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填空题

1. 按空气因子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抗风树种;抗烟害和有毒气体树种;抗粉尘树种;卫生保健树种

【解析】按照空气因子可将树木分为:抗风树种、抗烟害和有毒气体树种、抗粉尘树种、卫生保健树种(能分泌和挥发杀菌素和有益人类的芳香分子)4类。

2. 蔷薇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亚科。

【答案】绣线菊亚科;蔷薇亚科;李亚科;苹果亚科

3. 植株的性别有:_____、_____、_____。

【答案】雌雄同株;雌雄异株;杂性同株

【解析】雌雄同株是指一株植物的花有雌蕊、也有雄蕊。分两种:其一,雌蕊与雄蕊分在两种(朵)花上,叫单性花,如玉米;其二,雌蕊与雄蕊在一朵花上,叫两性花,如桃花。雌雄异株是指在具有单性花的种子植物中,雌花与雄花分别生长在不同的株体上,性别决定方式是XY 型,仅有雌花的植株称为雌株,仅有雄花的称为雄株,如菠菜、大麻。杂性同株是指一个以雌雄同株为主,杂完全花,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雌雄同株同花,另一种是雌雄同株异花。

4. 写出5种适宜独赏的树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银杏;雪松;玉兰;枫香;鹅掌楸

【解析】独赏树又称孤赏树、孤植树、标本树、赏形树或独植树,指表现树木的形体美,可独立成为景观供人观赏的树种。适宜独赏的树种还有广玉兰、白皮松、香樟、榕树等。

5. 常见的耐水湿树种有_____、_____等。

【答案】池杉;水松等

【解析】耐水湿树种是指能够耐水、耐潮湿环境的树种,常见的有:落羽杉、水松、重阳木、乌桕、无患子、栾树、水杉、喜树、池杉、枫杨、楝树、湿地松

6. 桦木科_____是中国东北林区的主要阔叶树种之一,枝叶扶疏,姿态优美;尤其是树干修直,洁白雅致,十分引人注目。

【答案】白禅

【解析】白桦为桦木科落叶乔木,树冠卵圆形,树皮灰白色,纸状分层剥离,皮孔黄色,小枝细,红褐色,无毛,外被白色蜡层。主要分布于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及华北高山地区。

7. 榕树的主要识别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下垂须状气生根;环形托叶痕;隐头花序

【解析】榕树为桑科榕属大乔木,树高达20〜30m ,胸径达2m ; 树冠扩展很大,具奇特板根露出地表,宽达3〜4m ,宛如栅栏,有气生根,细弱悬垂及地面,入土生根,形似支柱;树冠庞大,呈广卵形或伞状;树皮灰褐色,枝叶稠密,浓荫覆地,甚为壮观,叶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有时呈倒卵形,长4〜10cm ,花序托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扁倒卵球形,直径5〜10毫米,全缘或浅波状,先端钝尖,基部近圆形,单叶互生,叶面深绿色,有光泽,无毛。

8. 植物自然灾害的表现有_____、_____、_____及水灾

【答案】旱灾;病害;虫灾

9. _____树冠的观赏特点是:整体造型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轮廓分明、形象生动,具有将人的视线和情感的作用从地面引向高处或天空的作用。

【答案】塔形

【解析】各种树形的美化效果并非机械不变的,它常依配植的方式及周围景物的影响而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总的来说,在乔木方面,凡具有尖塔状及圆锥状树形者,多有严肃端庄的效果;具有柱状狭窄树冠者,多有高耸静谧的效果;具有圆钝、钟形树冠者,多有雄伟浑厚的效果;而一些垂枝类型者,常形成优雅、和平的气氛。在灌木、丛木方面,呈团簇丛生的,多有朴素、浑实之感,最宜用在树木群丛的外缘,或装点草坪、路缘及屋基。

呈拱形及悬崖状的,多有潇洒的姿态,宜供点景用,或在自然山石旁适当配植。一些匍匐生长的,常形成平面或坡面的绿色被覆物,宜作地被植物用;此外,其中许多种类又可供作岩石园配植用。至于各式各样的风致形,因其别具风格,常有特定的情趣,故须认真对待,用在恰当的地区,使之充分发挥其特殊的美化作用。

10.园林植物中耐水湿的树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柳类;柽柳;紫穗槐;落羽杉、榔榆;桑

【解析】阔叶树种是耐淹能力较强的树种,其耐旱能力也表现得很强,例如柳类、桑、榔榆、紫穗槐、紫藤、荚竹桃、乌桕、柽柳。

11.木兰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木兰亚科;五味子亚科;八角亚科

【解析】木兰科可分为木兰亚科;五味子亚科;八角亚科;水青树亚科等

12.常见的香花树种有_____、_____等。

【答案】栀子花;桂花等

【解析】常见的香花树种有:桂花、梅花、珠兰、水仙、兰花、腊梅、米兰、玫瑰、荷花、栀子花等。

二、名词解释

13.生态因子

【答案】“生态因子”是指对植物的生存、生长和分布等有直接、间接影响的因子,如光照、温度、空气、水分、土壤因子、地形地势因子、生物因子、人类的活动等。

14.假植

【答案】“假植”指在栽植时,由于苗的数量很大,一时栽不完,为保护根系不被风吹日晒,过度失水,临时培润土于根部施行保护的栽植方式。假植可以保护苗木根部不致干枯,可提高造林成活率。

15.色相

【答案】“色相”指各种群体所具有的色彩形象。例如针叶林常呈蓝绿色,柳树林呈浅绿色,银白杨树林则呈碧绿与银光闪烁的色相。

16.开花期

【答案】“开花期”

是指从观测株上

的花瓣完全展开至残留约的花这一时期,包括开花始期、开花盛期、开花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在观测的同种数株树上,见到一半以上植株,有的(只有一株亦按此标准)花瓣完全展开时为开花始期;在观测树上见有一半以上的花蕾都展开花瓣或一半以上的柔荑花序松散下垂或散粉时,为开花盛期;在观测树上残留约

花末期。

17.适地适树

【答案】“适地适树”指根据气候、土壤等生境条件来选择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即立地条

件与树种特性相适应的原则。一般是选用“乡土树种”,可以保证树种对本地风土条件的适应性。

18.生存条件的不可代替性

【答案】生态因子中,对植物的生活属于必需的,即没有它们植物就不能生存的因素叫做“生存条件”生态因子虽互有影响、紧密联系,但生存条件是不可代替的,缺乏一种生存条件是不可用另一种生存条件来代替的,这就是“生存条件的不可代替性”。

19.园林树木

【答案】“园林树木”是指适合于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包括各种乔木、灌木和藤木,很多园林树木是花、果、叶、枝或树形美丽的观赏树木,但也包括那些虽不以美观见长,但在城市与工矿区绿化及风景区建设中能起卫生防护和改善环境作用的树种。

的花时,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