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706新闻业务综合之《新闻采访教程》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1

  摘要

一、简述题

1. 批评性报道有何意义与作用?

【答案】(1)积极开展批评,是传播媒介与生俱来的一个重要职能。

这是因为,传播媒介有反映舆论、影响舆论的特性。传播媒介是传播新近发生的事实,当然也包括某个单位或个人错误过失的事实,况且,这种传播是公开而不是隐蔽的,是面向千万受众而不是面向极少部分人的。正因为如此,某个单位或个人的错误过失,一经公开报道,就实实在在地暴露在千万受众面前,任何人既不能隐瞒遮盖,也难以置之不理。而不像内部通报那样,往往收效不大,被批评者甚至可以不予理会。

(2)积极开展批评,是当前新闻改革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体制本身的弊端和前进路上犯有过失、错误,当属在所难免,也是客观事实。社会及其生活中的某些“黑”,决非新闻报道抹上去的,正相反,新闻报道将这些“黑”揭露出来,给予积极、有效地批评,动员人们予以注意并进行斗争,同时指出改正、克服的途径与方法,这不是抹黑,而是擦黑。新闻工作者若是对其回避、遮盖,只能于事无补,也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者的应取态度。

(3)积极开展批评,是党和政府有力量的体现。

实践证明,新闻报道敢于触及时弊,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某些错误、过失给人民作较为彻底的亮相,人民通过这样的新闻报道,看到了党和政府敢于讲真话、吐实情,真正坚持真理、正视错误,反而认为我们的党和政府真正有力量,真正兴旺发达,充满希望,增强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同时,党在揭露、批评这些错误、过失的过程中,自身的纯洁性、战斗性也得到增强。新闻报道若是一味大唱赞歌,或是新闻单位想批评揭露,但党、政府的某个部门给压下了,那么,广大群众反而反感、失望,对党、政府的形象反而无益。同时,这也是党和政府的某些部门和领导一时没有力量、失去真理的体现。

(的积极开展批评,是人民群众民主管理国家的主人翁精神的生动体现。

人民群众常常将自己的想法、呼声、要求甚至不满,通过电话、走访、读者来信等形式反映到编辑部。考察其实质,这是他们信赖传播媒介的举动,是他们民主管理国家的主人翁精神的生动体现。传播媒介若是及时、有效地进行传播,就势必加强和促进他们与舆论工具之间的信赖程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