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大便下血,先便后血,血色暗淡,伴有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归脾汤。 理中丸。 十灰散。 黄土汤。 固冲汤。
耳穴“交感”的位置,应在()。 对耳轮下脚外二分之一处。 对耳轮下脚内二分之一处。 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 对耳轮下脚的内上角。 对耳轮上脚的外上角。
9岁男孩,10天前患咽喉痛,今发现颜面水肿,伴头痛,服中药后呕吐2次,傍晚忽然四肢抽搐,持续7~8分钟,就诊时呈昏睡状。要补充追问病史主要是() A.尿量及尿色。 咳嗽。 腹痛。 发热。 大便情况。
患儿女,5岁,幼托儿童,因“发热1d,皮疹5h”来诊。患儿1d前出现发热,稍咳,自述咽痛,吞咽时加重,服用感冒冲剂、退热药等;次日发热不退,头痛,不愿进食,面红,发现皮疹。查体:T38.5℃;意识清楚,状态尚好;结膜无充血,咽部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肿大,表面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周身皮肤充血潮红,布满密集的针尖大充血性丘疹,分布均匀;心、肺、腹未见异常。治疗应首选() A.青霉素。 B.磺胺类抗生素。 C.庆大霉素。 D.泼尼松。 E.利巴韦林(病毒唑)。 F.扁桃体切除。 G.红霉素。
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相当稳定。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病程相当稳定。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患病率相当稳定。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当地人口相当稳定。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患者黑暗处视物不清,行动困难。若诊断为高风内障,其发病特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