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单选题

1. 1947年,日本颁布的终结军国主义教育并为战后教育指明方向的划时代教育法案是( )

A. 《学制令》

B. 《大学令》

C. 《产业教育振兴法》

D. 《教育基本法》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日本教育法案的了解程度。1872年,日本颁布了近代第一个教育

,具体规定了日本的教育领导体制和学校制度,并且效仿法国,将全国分成8改革法令《学制令》

,大学令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传授国家所需要的思想个学区。日本政府在1918年颁布了《大学令》

和知识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可以设立国立大学,私立大学,地方公立大学,单科大学,3-4年修业年限; 大多是录取的预科或者高级中学高等部的毕业生。日本在1947年的时候颁布了《教育基本

,否定了战时军国主义教育政策,为战后指明了方向,主要精神是:陶冶人法》和《学校教育法》

格,培养和平国家及社会的建设者,还有学术自由,男女同校等。

2. 通过对道德两难问题的深入讨论,儿童倾向于拒斥低于自己道德发展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并且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但难以理解和接受高于自己两个或两个以上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这种现象被科尔伯格等人称为( )

A. 皮格马利翁效应

B. 俄狄浦斯效应

C. 布莱特效应

D. 布朗效应

【答案】C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对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基本观点的理解。美国的布莱特在进行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发现儿童在讨论道德两难问题时,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拒斥低于自己发展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科尔伯格等人在其后一些学校所进行的实验,结果证明布莱特的观点是成立的,由此将其称为布莱特效应。

3. 在美国公立学校发展史上做出杰出贡献,并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的教育家是( )

A. 约翰·杜威

B. 本杰明·富兰克林

C. 贺拉斯·曼

D. 亨利·巴纳德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美国近代教育家的考查。19世纪美国杰出教育家贺拉斯·曼在马萨诸塞州创建了州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税制,推动了公立学校运动的发展,为其他州公立学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典范,贺拉斯·曼本人也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约翰·杜威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本杰明·富兰克林于1751年在费城首创文实中学。亨利·巴纳德虽参与领导了19世纪美国公立学校的发展,但未获“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的称号。

4. 《学记》将大学教育的年限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第一年到第七年,第二阶段从第八年到第九年,第九年考试合格,称之为( )。

A. 博士

B. 大成

C. 翰林

D. 大儒

【答案】B

【解析】一年是离经辨志; 三年视敬业乐群; 五年视博习亲师; 七年视论学取友; 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5. 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将每个人接受的教育分为三类,即( )

A. 知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和劳动的教育

B. 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为的教育

C. 社会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

D. 自然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和个人的教育

【答案】B

【解析]卢梭指出,教育有三个来源:自然、人、事物。人的器官和能力的内在发展时自然的教育,学习利用这种器官和能力发展是人的教育,从周围事物经验中获得的是事物的教育。卢梭认为每个人都是由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人为的教育三者培养起来的。只有三种教育圆满地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自然的教育人力不能控制,所以无法使自然的教育向事物的和人为的教育靠拢,只能是后两者向自然的教育趋于一致,才能实现三种教育的良好结合。因此教育“归于自然”、即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才是良好有效的教育。

6. 提出人性“日生日成”观点的是( )

A. 黄宗羲

B. 顾炎武

C. 颜元

D. 土夫之

【答案】A

7. 洋务学堂的创办类型中,不包括( )

A. 方言学堂

B. 军事学堂

C. 政治学堂

D. 技术学堂

【答案】C

8. 京师同文馆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了( )

A. 导师制

B. 个别讲授制

C. 班级授课制

D. 导生制

【答案】C

9. 洋务留学教育中共派遣留欧学生6批计约130名,其中绝大多数来自( )

A. 京师同文馆

B. 北洋水师学堂

C. 江南水师学堂

D. 福建船政学堂

【答案】D

10.教育行动研究由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四个基本步骤组成。它的提出者是( )

A. 勒温

B. 萧恩

C. 斯腾豪斯

D. 凯米斯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教育行动研究基本观点的掌握情况。教育行动研究是由教育情境的参与者进行的一种自我反思的研究方式,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为教育行动而研究”、“在教育行动中研究”“由教育行动者研究”。澳大利亚学者凯米斯将行动研究视作一个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都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环节——计划,行动,观察,反思。

1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古典主义特征主要体现为( )。

A. 推崇绅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