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3岁,活动后心悸、气短3年,发作性夜间喘息2天入院,曾有游走性关节炎史,查体:BP110/80mmHg,R25次/分,颈静脉(-),HR112次/分,律齐,心尖区S1增强,可闻隆隆样舒张期杂音,不传导,未闻其他杂音,双肺中下野闻中水泡音,少量哮鸣音,双下肢不肿,ECG示窦速、Ⅱ导联P波增宽有切迹。目前诊断最可能是() A.二尖瓣狭窄并发肺部感染。 二尖瓣狭窄并发急性肺水肿。 二尖瓣狭窄并发支气管哮喘。 二尖瓣狭窄及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狭窄及风湿性心肌炎。
关于局麻药哪项是不正确()。 Nieman1860年发现可卡因。 Koller 1884年首次应用可卡因用于拔牙。 Bier 1896年用于蛛网膜下隙麻醉成功。 Einhorm 1905年合成普鲁卡因。 Bier 1908年首次介绍静脉局部麻醉。
患者男,33岁,活动后心悸、气短3年,发作性夜间喘息2天入院,曾有游走性关节炎史,查体:BP110/80mmHg,R25次/分,颈静脉(-),HR112次/分,律齐,心尖区S1增强,可闻隆隆样舒张期杂音,不传导,未闻其他杂音,双肺中下野闻中水泡音,少量哮鸣音,双下肢不肿,ECG示窦速、Ⅱ导联P波增宽有切迹。目前最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A.静脉使用呋塞米。 静脉使用毛花苷C。 静脉使用氨茶碱。 静脉使用抗生素。 静脉使用乌拉地尔(压宁定)。
患者男,33岁,活动后心悸、气短3年,发作性夜间喘息2天入院,曾有游走性关节炎史,查体:BP110/80mmHg,R25次/分,颈静脉(-),HR112次/分,律齐,心尖区S1增强,可闻隆隆样舒张期杂音,不传导,未闻其他杂音,双肺中下野闻中水泡音,少量哮鸣音,双下肢不肿,ECG示窦速、Ⅱ导联P波增宽有切迹。2个月后该患者发生房颤,某日突然中腹部疼痛持续8小时来诊,此时最应考虑到患者发生了() A.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肺栓塞。 急性胰腺炎。 肠系膜动脉栓塞。 急性阑尾炎。
有关局麻药的变态反应,以下叙述哪项正确()。 真正的变态反应是罕见的。 酰胺类局麻药引起的变态反应远比酯类多见。 同类型的局麻药,并不出现交叉性变态反应。 对疑有变态反应的病人可不用局麻药。 皮内试验的假阳性反应较少。
使用不含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成人单次用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