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菌属是() 克雷伯菌属。 肠杆菌属。 哈夫尼亚菌属。 沙雷菌属。 枸橼酸菌属。
针对耶尔森菌的分离方法有() 增加营养培养基成分。 限制培养基的营养成分。 加入特殊染料,使菌落产生颜色。 使用冷增菌方法。 使用热增菌方法。
男,48岁,有慢性乙肝病史20年,近半年来自感体力下降,时感腹胀,消瘦。15天前因进食不洁饮食出现腹泻、腹痛,服药后腹泻好转,但近3天出现发热,明显腹痛、腹胀,小便发黄,尿量明显减少。入院后查体:意识尚清,但患者烦躁多语,慢性肝病面容,巩膜轻度黄染,明显肝掌,可见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脐下腹有压痛,轻度反跳痛,腹水征阳性。急诊化验:血常规:WBC9.4×109/L,中性89%;电解质K+3.5mmol/L,Na+139mmol/L,Cl-98mmol/L,血氨为96μmol/L。下列治疗措施哪项不合理()。 A.联合抗感染。 利尿,改善肾血液循环,保护肾功能。 保肝,退黄。 支持治疗,稳定内环境。 腹水浓缩回输。
关于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下列哪项错误() 儿童或少年期起病。 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自下肢向上肢发展的进行性共济失调。 明显的浅感觉障碍。 腱反射消失。
男,36岁。头痛、头昏3个月,左耳鸣、耳聋1个月。查体:视乳头水肿,左听力下降,神经性耳聋,左侧面部浅感觉正常,角膜反射迟钝,无面瘫,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未引出病理征。左侧上下肢共济失调,Romberg征(+),往左侧倾倒。本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神经性角膜炎。 周围性面瘫。 中枢性面瘫。 吞咽困难。 饮水呛咳。
骨折的特有体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