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高校教师“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TPACK)调查研究

关键词:TPACK,教师教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针对这一现象,Mishra和Koehler于2006年提出了TPACK框架,TPACK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TPACK框架是教师在信息时代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也是评价现代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它由技术知识TK(Technology Knowledge)、教学法知识PK(Pedagogical Knowledge)、学科内容知识CK(Content Knowledge)、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Knowledge)、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TCK(Technol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学科教学法知识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七个元素组成,分别代表在教学中需要掌握的七种知识。自TPACK框架提出以后,与之相关的研究呈现出愈来愈多,愈来愈具体的趋势。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总结了我国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现状和TPACK测量量表的情况,并结合访谈法,编制适合我国高校教师的TPACK知识结构测量问卷。通过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10所高校296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后,验证假设并且修正模型,最终得到高校教师TPACK知识框架结构的模型图。 研究结果显示,教师的年龄、教龄、职称、本科是否接收师范教育、任教学科和培训频率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教师的TPACK结构各部分的得分情况,并且TPACK知识框架内部各部分之间也互相影响。本研究就是通过调查了解高校教师的TPACK框架结构,以及框架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为教师的教育培训和教学发展提供策略和建议,最终促进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的有效性。当然由于各方面的条件所限,本研究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对有效的教师培训应该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并未做深入研究,这些都是未来后续研究可选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