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731语言综合卷(古、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之古代汉语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解释加点或划线词

1.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巫《燕歌行》)

【答案】限:阻隔。

2. 虎求百兽而食之。(《战国策·楚策》)

【答案】而:连词,表示顺承。

3.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蔡琰《悲愤诗》)

【答案】季:末,一个朝代的末期。

4. 愛其母,施及莊公。

【答案】施:,延,扩展,等于说“扩大影响,’

5.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

【答案】蓰:五倍。

6.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答案】怀:思念。

7. 君其问诸水滨 .

【答案】表示委婉的语气词。

8. 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

【答案】有:表示所属。

9.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答案】(1)为:研究。

二、名词解释

10.反切

【答案】反切是中国传统注音法中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有时单称反或切。用反切注音时,被注音字称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则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即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取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组合在一起就是被切字的读音。例如“坛,徒干切。”反切的产生,是为了补救读若、直音注音方法的不足,是汉字注音方法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标志着汉语语音学的开始。但是使用起来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认读反切注释时不知道反切字的读音,那么反切就没有起到注音的效果。

11.之言,之为言

【答案】之言,之为言是古书注解的术语。使用这两个术语时,必然是“声训”; 除了释义之外,释者与被释者之间有时是同音的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的关系。如《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郑玄注:“萧之言肃也……”,“萧”与“肃”双声。又如《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 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

12.直音

【答案】直音是指用同音字给汉字注音的方法,即直音法。直音法是古代汉语中较为常用的注音方法之一,如:郯,音谈。(《经典释文·左传僖公四年注》)

13.本义

【答案】本义一般指词的原始意义或较早的意义。从字面上讲,也就是本来的意思。一个词往往不只一个意义,当它们有两个以上的意义的时候,其中应该有一个是本义,另外还有一个或一些是引申义,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而来。如“年”字,它本来是指谷子熟了,后来才引变成为计时的单位。有的时候也指词的基本(常用)意义。“红”的基本意义是红的颜色,后又派生出成功、受人赞赏、赏识的意思,如:“这出戏(这首歌)唱红了。”

14.意动用法

【答案】意动用法是古代汉语中形容词和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特殊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形容词用如意动时,它后面的成分

就是它的宾语。如“美其服”,就是认为他的衣服美。名词用如意动,则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

15.四声

【答案】四声是中古汉语声调的四种分类。用以表示音节的高低变化,包括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现代普通话己经失去了入声,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浊上声归入去声。唐宋以来,汉语在四声的基础上区分声母清浊对应的阴调和阳调形成八声,也就是四声八调。

三、填空题

16.隋陆法言编定《____》,宋陈彭年增广修订为《____》,其书206韵,按____四声分卷。

【答案】《切韵》;《广韵》;平、上、去、入

【解析】《切韵》系隋代陆法言著,共5卷,收1.15万字。分193韵: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唐代初年被定为官韵。增订本甚多。《切韵》原书己失传,其所反映的语音系统因《广韵》等增订本而得以完整地流传下来。《广韵》共分4卷,平声1卷,上、去、入声各1卷。分206韵,包括平声57韵(上平声28韵,下平声29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

17.“小人有母,旨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中“羹”的意思是___。

【答案】肉汤

【解析】上古的“羹”一般指带汁的肉,到战国时期指调和五味的汤。

18.清代学者王引之所著的专门解释古汉语虚词的著作是___。

【答案】《经传释词》

【解析】《经传释词》是清代学者王引之所著,出版于清嘉庆二十四年。全书共解释虚词160个,编排次序是按照古声母的顺序排列的。这本书在虚词的特殊用法上,引证丰富的材料,分析排比,作出了许多精彩的结论,纠正了前人的失误。但是在虚词的通常用法上,却谈得很少。

四、综合题

19.请回答, 近体诗在音律句式方面有哪些特点和要求? 请以下列(第2题)苏轼《新城道中》诗为例说明之。

【答案】近体诗在音律和句式上的特点及要求主要有:

(1)音律方面的特点及要求

①近体诗一般只押平声韵,仄韵的近体诗十分罕见。《新城道中》的韵脚“行”、“声”、“钲”、“耕”就是押的平声韵。

②近体诗用韵的要求很严格。无论律诗,长律或是绝句,都必须一韵到底,而且不许邻韵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