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山大学药学院664综合化学之分析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关于荧光,正确的叙述是( )。
A. 受激分子从激发的各个振动能级返回至基态时所发射出的光为荧光 B. 焚光波长大于激发光波长 C. 憐光波长小于焚光波长
D. 温度升高,溶液中荧光物质的焚光强度增强 【答案】B
【解析】A 项,受激分子从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返回至基态时所发出的光为荧光。C 项,由于激发三线态的最低振动能级比激发单线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能量低,所以磷光的能量比荧光小,亦即磷光的波长比荧光长。D 项,温度升高,荧光强度降低。
2. 在络合滴定中使用的指示剂都属于( )。
A. 吸附指示剂 B. 酸碱指示剂 C. 专属指示剂 D. 金属指示剂 【答案】D
3. 测定次数一定时,置信度越高,则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
A. 越宽 B. 越窄 C. 不变 D. 不一定, 【答案】A 【解析】
从公式
可知,在测定次数一定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取决于t 值,t 值取决
于置信度P ,P 越大,t 值越大。
4.
的分别为2.12,7.20,12.4, 当形式是( )。
A.
B.
C.
第 2 页,共 61 页
溶液的PH=7.30时,溶液中的主要存在
D.
【答案】D
5. 原子吸收分析中,使用火焰原子化器时,光源调制(方波)的目的是( )。
A. 消除散射干扰 B. 消除火焰发射干扰 C. 减小光源波动 D. 增强光源辐射 【答案】B
【解析】消除火焰发射干扰的方法是采用光源调制。
6. (多选)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是( )。
A. 溶液对两波长的吸光度之和为定值
B. 溶液对两波长的吸光度之差与待测物浓度成正比 C. 吸光度具有加和性
D. 干扰物质和被测物质有等吸收点 【答案】BC
【解析】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定量分析是根据被测组分B 和干扰组分A 的吸收光谱,选择测
定波长和参比波长长下有
:度具有加和性。
(如图所示)。根据吸光度的加和性,使得A 组分在测定波长和参比波
使得B
组分在和有
:
因此等
吸收双波长消去法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是溶液对两波长的吸光度之差与待测物浓度成正比和吸光
图
7.
若外加磁场强度
A. 不发生变化 B. 逐渐变小 C. 逐渐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
第 3 页,共 61 页
逐渐增大,
则使质子从低能级
跃迁至高能级所需的能量( )。
【答案】C 【解析】
由公式
可知
,
与
成正比。
8. 硫化物沉淀分析中,最常用的沉淀剂是( )。
A.
B.
C.
D.
【答案】C
9.
在时,离子选择电极对一价正离子的电极斜率是( )。
A.29.6mV B.59.lmV C.25.6mV D.69.8mV 【答案】B
【解析】
10.用HCl 溶液滴定NaOH
和
混合液,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
以甲基橙为
指示剂继续滴定,又耗去HCl
溶液的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A
11.用玻璃电极测量溶液pH 值时,采用的定量方法为( )。
A. 校正曲线法 B. 两次测量法 C. 一次加入法 D. 增量法 【答案】B
【解析】原电池电动势E 与溶液pH 间有如下关系
:
由于
既不能准确测
量,又不易由理论计算求得,因此用玻璃电极测量溶液pH 值时,采用的定量方法为两次测量法。
12.下列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的有( )。
【答案】D
第 4 页,共 61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