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管理原理1999答案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东南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管理原理
一、判断题(6分)
1.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是一门艺术。( )
2.保健因素就是物质因素,激励因素就是精神因素。( )
3.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管理就是对信息的控制过程。( )
4.分权越彻底,管理越有效。( )
5.根据权变理论,管理要根据环境来进行,所以不存在能够指导实践的管理理论。( )
6.高士气就是高生产率。( )
二、选择题(9分)
1.当一位35岁的科研骨干显示出卓越的研究才能时,上级给他最有效的激励应该是(注意,并不排斥其他方面的适当奖励)( )。
A.高额奖金 B.配备最好的研究条件 C.提职 D.精神奖励
2.受决策者个性影响最大的决策类型是( )。
A.确定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多目标决 D.程序型决策
3.《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两书的作者是( )。
A.孔茨 B.盖茨 C.哈默 D.波特
4.事业部制的主要特点是( )。
A .实行多种经营,分散风险 B.增加管理幅度
C.增加管理层次 D.实现分权管理
5.某企业多年来任务完成都比较好,职工经济收入也不错,但领导和工人的关系都是很差。该领导很可能是管理方格中所说的( )。
A.贫乏型 B.俱乐部型 C.任务型 D.中间型
6.下列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中,哪种是对组织管理工作最不利的?( )
A.不同正式组织间成员集中于同一非正式组织中
B.在非正式组织中传播着小道消息
C.非正式组织间有明显的竞争关系
D.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具有不小于正式组织领导影响力和号召力
三、解释下列名词或词组(15分)
1.控制
2.矩阵式组织结构
3.激励
4.提升的彼得原理
5.管理的组织职能
四、简述题(22分)
1.为什么决策时通常选用“满意准则”而不是“最优准则”?(8分)
2.泰勒曾经实验过一种职能制组织机构(即职能工长制):各职能部门都能给生产车间下达指令。最后这种组织以失败而告终。为什么?(8分)
3.简析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对象的变化趋势。(6分)
五、论述题(30分)
1.试述群体决策的优点并举一实例加以说明。
2.试述管理的环境。由此出发企业是否应承担社会责任,为什么?
六、案例分析(请根据下面给出的案例写一个案例分析报告)(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