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03教育基础理论之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实验研究的情境和被试的代表性主要影响实验的( )。
A. 内在效度
B. 外在效度
C. 难度
D. 区分度
【答案】B
【解析】坎贝尔和斯坦利认为,对外在效度的威胁因素其一是取样偏差,被试取样没有代表性;其二是实验情境对被试的影响。
2. 将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分为理论方法、实验方法、实验研究和历史研究四大领域的分类标准是( )。
A. 研究问题的性质
B. 研究的目的
C. 研究的阶段
D. 研究方法上是否定量
【答案】A
【解析】按照研究问题的性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可以分为理论方法、实验方法、实验研究和历史研究。
3. 元分析的(关键)重要问题在于( )。
A. 如何估计研究的效果(效应大小)
B. 如何确定研究的效果
C. 如何界定研究的效度、信度
D. 如何解决主观与客观的问题
【答案】A
【解析】元分析,重要问题在于如何估计研究的效果,即效应大小(
4. 下面对于无关变量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于一项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而言。
)。
B. 与研究主体没有主观联系的变量
C. 与研究主体没有客观联系的变量
D. 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于一项研究的主观和客观变量而言
【答案】C
【解析】无关变量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于一项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而言。如果对无关变量的影响不加以控制或消除,就无法确定因变量变化的根本原因。
5. 不属于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主要来源的一项是( )。
A. 社会实际发展需要
B. 学科建设需要
C. 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点
D. 历史发展规律
【答案】D
【解析】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有:①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课题;②学科建设中需要的问题;③研究者在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④从日常观察中发现的问题;⑤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找问题;⑥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课题;⑦从国家领导机关制定的课题指南或规划中选题。
6. 在一项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题目的选项X 和选项Y 的被选率都是35%。研究者在分析研究结果时,把符合其意向的选项X 表述为“高达35%”,而把不符合其意向的选项Y 表述为“仅占35%”。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
A. 客观性原则
B. 创新性原则
C. 公共性原则
D. 伦理原则
【答案】A
【解析】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伦理原则。其中,客观性原则是指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应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排除因研究者自身价值观、好恶、愿望等各种主观因素所致偏差的影响,力求了解事实真相。题中所述的做法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研究结果进行表述。
7. 近年来,一些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非线性特征及其中潜在的、无序的和偶然的因素。这种发展方向体现了教育研究的( )。
A. 经验一分析范式
B. 社会批判范式
C. 诠释一理解范式
D. 复杂思想范式
【答案】D
【解析】复杂思想范式是和世界的多样性、随机性、组织性、突变性、无序性等概念相对应的一种研究范式。复杂性思想关注随机性,不确定性,偶然性,潜在性,正是这些系统内外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客观世界变得复杂,使思维主体本身要具备一种新的指导思想(复杂性思想)去面对世界自身的复杂。关注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非线性特征及其中潜在的、无序的和偶然的因素正是体现了教育研究的复杂思想范式。
8. 区别科学方法与非科学方法最主要的特性是( )。
A. 预见性
B. 精确性
C. 客观性
D. 系统性
【答案】C
【解析】方法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其中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客观性问题。
9. 提高问卷效度的关键是( )。
A. 正确选题
B. 写好指导语
C. 问卷题目的行文技巧
D. 设计“目标体系”
【答案】D
【解析】在设计问卷的过程中,要想提高问卷的效度,最关键的是要设计好“目标体系”。
10.下面有关教育研究假设基本类型的表述,( )是按照假设的形成划分的。
A. 归纳假设、演绎假设、研究假设
B. 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
C. 归纳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
D. 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研究性假设
【答案】A
【解析】按假设的形成可分为:①归纳假设是基于观察基础上的概括,是人们通过对一些个别经验事实材料的观察得到启示进而概括、推论提出的经验定律;②演绎假设是从教育科学的某一理论或一般性陈述出发推出新结论,推论出某特定假设;③研究假设陈述的是两个变量间所期望的相关(或不同)。按性质和复杂程度可分为:①描述性假设,是对事物外部联系和大致的数量关系的推测,是关于对象的大致轮廓的外部表象的一种描写;②解释性假设是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指出现象质的方面,说明事物原因的一种更复杂、更重要的假设,是比描述性假设高一级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