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安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语言学纲要考研题库

  摘要

目录

2017年西安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语言学纲要考研题库(一) . 2 2017年西安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语言学纲要考研题库(二) . 9 2017年西安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语言学纲要考研题库(三)15 2017年西安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语言学纲要考研题库(四)22 2017年西安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语言学纲要考研题库(五)28

一、名词解释

1. 语音

【答案】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还具有生理属性; 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这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 世界语

【答案】世界语是指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在l887年创造的以世界通用为目的的语言,这种语言的词汇材料主要取自拉丁族语言,也有一部分取自日耳曼族语言和希腊语。语法规则十六条,美语例外。采用拉丁字母书写,一字母一音,多音节词的重音一律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词根可以自由地复合成词; 派生词的构成可利用一套丰富的前后缀,方便灵活。世界语模拟自然语言,没有枯燥乏味矫揉造作的味道,简单易学。但是,世界语是一种人造的国际辅助语,它不能代表自然语言作为人们的母语或第一语言。

3. 语境

【答案】语境的含义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指话语的物理语境,也称“言谈现场”。物理语境指话语的说话者/受话者、说话当时的时空及这一时空中的所有存在。

其次,语境还包括话语语境。话语语境是指一个连贯的言语事件中前面或后面的话语,如交谈双方前面说过的话、小说中的上下文。语境还包括说话者和受话者的背景知识,作为语境的背景知识可以非常广泛,包括语言知识之外的生活常识和社会文化知识。

4. 社会方言

【答案】社会方言是在全民语言基础卜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由于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形成具有各自独特语言特征的言语社团,社会方言就是指这些言语社团使用的内部语言。社会方言的特点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出现,但比较突出的是用词上的不同。社会方言及其风格变体是全民语言的变体。例如,黑话、行话和官腔等等。

5. 零形式

【答案】零形式是指用词的原形式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的一种语法手段。语言学中的零形

式是指在深层语义中,理论上存在一个与它紧相邻的结构成分。这个结构成分在表层结构中的形式是零,在实际话语中不能添补。零形式这个概念是从数学引进到语言学领域的。语言学中的零,表示的不是无的概念,而是表示空位的意思。例如,在英语中,有boy/boys单复数的对立,boys 有复数形式的标记-s ,那单数就以不加标记的形式为标记从而形成区分功能,这就是零形式。

二、填空题

6. 某一语言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叫做______。

【答案】双语现象

【解析】双语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指某一语言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它不是个人使用双语的现象,这种现象由使用不同语言的人杂居和外语教育而产生。

7. “木耳”的“耳”指“形状像耳朵的东西”,这是通过的______引申方式产生的新义项; “绝

,这个义项是通过______的引申方一式产生的。 笔”中的“笔”是指“用笔写的作品”

【答案】隐喻; 转喻

【解析】从认知模式的角度看,词义的转移、新义项的产生,都是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上通过隐喻、转喻等方式引申而来的。“隐喻”着眼于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转喻”着眼于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

8. 我国的语言除了汉语外,还有很多民族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例如藏语属______语系的______语族,壮语属于______语族,苗语、瑶语属于______语族; 维吾尔语、蒙语属______语系; 台湾原住民的阿美语,布农语属______语系。

【答案】汉藏; 藏缅; 侗台; 苗瑶; 阿尔泰; 南岛

【解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境内各民族语言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和印欧五个语系,此外还有一些系属不明的语言。我国境内属于汉藏语系的语言最多,除汉语外,属藏缅语族的有藏语、彝语、景颇语、羌语、纳西语等:属侗台语族的有壮语、布依语、傣语、侗语等; 属苗瑶语族的有苗语、瑶语等; 属突厥语族的有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塔塔尔语等; 属蒙古语族的有蒙古语、东乡语、保安语等; 属南岛语系的有阿美语、排湾语、布农语、邵语、邹语等十几种语言。

三、简答题

9. 为什么说从音位到语素是语言分层装置里最关键的接合部?

【答案】从音位到语素是语言这个分层装置里最关键的接合部,这主要是因为:

(1)一个语言中的众多符号并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共同构成了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语言符号系统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2)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在这两个层面上都有最小单位和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多级组织结构,这是语言系统最重要的特点,即语言系统的两层性。音位和音位组合成的更大

的单位只能构成语言符号的形式,它们都属于语言的音系层。语素和语素组成更大单位则是形式和意义结合的语言符号,属于语言的语法层面。

(3)语言系统两层性的一大特点是形式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语言里的音位只有几十个,语素的数目则至少有几千。几十个音位就可以满足几千个语素的构形要求,这是因为音位一般不直接做语素的形式,而是组合起来才与语素或词等语法层面的单位相联系。从音位到语素,不仅实现了语言从形式层到形式和意义结合层的转变,而且语言单位的数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10.请分析汉语上声连读时的音变特征和语气词“啊”的音变特征,并进一步说明它们属于语流音变中的什么类型?

【答案】(1)上声的变调

上声音节单念时调值是214,在语流的末尾时调值不变,在下列情况下,调值变成35或21。

①两个上声紧相连,前一个调值从214变成35。这种语音变化属于逆行异化。

214+214-35+214:水果 了解 领导

要注意,在原为上声现改读为轻声的字音前头,则有两种不同的变调。

a.214+轻声一35+轻声:捧起 等等 讲讲 想起

b.214+轻声一21+轻声。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表示亲属称谓上声字重叠时:姐姐、奶奶; 二是

,除了“法子”之外:嫂子、毯子; 三是一批口语词:耳朵、宝宝。 上声+“子”

②三个上声相连,前两个上声的变调视词语内部的语义停顿而定。可分两种:

a. 前两个上声音节语义紧凑,语义停顿在第二个音节后,则前两个音节都变成35。

(214+214)+214-35+35|+214:展览馆 手写体 洗脸水

b. 后两个音节语义紧凑,语义停顿在第一个音节后,则前两音节有21+35的变化:

214+(214+214)-21+35+214:纸老虎 有理想 很勇敢

③如果连着念的上声字不止三个,要根据词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紧密度划分出语义停顿来,由语义停顿确定出音节段,再根据上述规律进行变调。如“理想|美好”划分两段,念成35+21+35+214,例如:

彼此/友好买把/雨伞

种马场/养有,五百匹/好母马

④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的前面,调值由214变21,在原为非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变调情况也相同。例如:

在阴平前首都 北京 统一 女兵

在阳平前祖国 海洋 语言 改良

在去声前解放 土地 巩固 鼓励

在轻声前尾巴 起来 宝贝 里头

(2)“啊”的变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