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843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之现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分析操作题
1. 下列句子有何不同? 请从组合与聚合的关系出发,分析“v 了三天了”中v 与句子意义的关系,并归纳动词(v )的特点。
(1)看了三天了。
(2)死了三天了。
(3)等了三天了。
【答案】(1)句子间的差异
“看了三天了”和“等了三天了”表示“看”和“等”的动作持续了三天,“死了三天了”表示“死”的状态持续了三天。
(2)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角度归纳动词的特点
①V 进入“V+了十时量短语+了”格式,时量短语表示活动结束后状态持续的时间。
②事件动词表示事件的情状,根据需要可以跟体助词“了”、“着”、“过”,或表示体意义的副词“正在”“在”等连用。无论事件处于起始阶段(如“开始”、“着眼”、“出发”等)还是终结阶段(如“结束”、“完成”、“灭亡”等),都具有延续的特征(表示终结意义的动词体现为状态的延续),因此往往可以跟时量短语连用。这样的V 后宾语缺省。
2. 用语流音变的知识分析说明“啊”的音变情况。
【答案】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作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啊”的音变主要表现为同化。同化现象在各种语言的语流音变中都十分常见,它是指一个音位受相邻音位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趋同的现象。
“啊”是表达语气、感情的基本声音,用于句首或单念时,读音是a ; 用于句尾时,作为助词,由于受前一个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读音常常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
(1)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q , o , e , e , i , ü时,读音变为ya ,汉字写作“啊”或“呀”。 例如:是他啊! 要注意节约啊!
(2)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u (含ao , iao )时,读音变为wa ,汉字写作“啊”或“哇”。 例如:在哪儿住啊? 真好玩啊! 大家跳啊!
(3)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n 时,读音变为na ,汉字写作“啊”或“哪”。
例如:怎么办啊? 加油干啊! 要小心啊!
(4)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ng 时,读音变为nga ,汉字仍写作“啊”。
例如:大家唱啊! 认真听啊! 往上冲啊!
(5)前面一个音节韵母是舌尖后元音-i 时,读ra ,汉字仍写作“啊”。
例如:这是一件大事啊! 快吃啊!
(6)前面一个音节的韵母是舌尖前元音-i 时,读[za],汉字仍写作“啊”。
例如:去过几次啊! 他才十四啊!
3.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歧义短语
(1)打死老虎
(2)看望陈老师的学生
【答案】(1)
(2)
②
4. “跑得快”可以理解为情态补语,也可理解为可能补语,请对这两种不同的意义在形式上用至少三种办法加以区分。
【答案】情态补语和可能补语的肯定形式都相同,都有“得”,但意义不同。例如“跑得快”,形式上可以是情态补语,也可以是可能补语。
针对这两种不同的意义,其在形式上可以用以下三种办法加以区分:
(1)在提问式中,情态补语可扩展为“他跑得快不? ”,而可能补语无扩展式。
(2)在否定式中,情态补语可扩展为“跑得不怎么快”,而可能补语无扩展式。
(3)在祈使句中,情态补语可扩展为“跑得快一点! ”,而可能补语无扩展式。
5. 举例说明歧义现象及语法组合歧义的类型。
【答案】(1)歧义现象歧义现象即多义短语现象,不止一个意义的短语称为多义短语。形成多义短语的主要原因是语言结构有限而意义无穷,用有限的结构表达无穷的意义就会出现一个语言结构表达多种意义的现象。
(2)语法组合歧义的类型
语法组合歧义的类型主要有三种:
①结构关系不同的多义短语。如“学习文件”可以是动宾短语,也可以是偏正短语。
②语义关系不同的多义短语。如“母亲的回忆”中“母亲”可以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 ③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都不同的多义短语。如“咬死了猎人的狗”可以是动宾短语,也可以是偏正短语; 同时“狗“可以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
二、简答题
6. 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有哪些作用。
【答案】《汉语拼音方案》是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制定出来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汉语拼音方案有以下用途:
(1)汉字的注音工具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需要注音工具。《汉语拼音方案》基本克服了直音法和反切法没有易识的音同或音近的字就难以注音,以及注音符号不完全是音素字母,注音不够准确,书写不够方便的缺点。它能够准确给汉字注音,并且采用国际上流行的拉丁字母,既容易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又便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2)普通话的拼写工具
《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一套记音符号,可以帮助教学,矫正读音,推广普通话。
(3)少数民族创造和改革文字的基础
它还可以用来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用来帮助外国人学汉语,用来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以及用来编制索引和代号等等。
7. 根据所提供的发音条件,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单韵母
(1)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
(2)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
(3)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
(4)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
(5)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
(6)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
(7)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
【答案】(1)
(2)
(3)
(4)
(5)
(6)
(7)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