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306西医综合[专业硕士]之生物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答案】泛素蛋白的多聚体,是标记待分解蛋白质的泛紊形式。与蛋白质连接的多聚泛素的长短是介导靶蛋白选择性降解或细胞定位的重要信号。

2. 凝胶过滤层析。

【答案】疑胶过滤层析又称分子排阻层析,是一种利用带孔凝胶珠作基质,按照分子大小分离蛋白质或其他分子混合物的层析技术。

3. 核酶。

【答案】核酶是指一些具有催化功能,可以催化自我拼接等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的RNA 。

4. 光复活(photoreactivation )。

【答案】光复活是指由光复活酶利用可见光直接打开嘧啶二聚体中的环丁烷环而修复紫外线照射产生的嘧啶二聚 体的修复方式。

5. 糖的变旋性。

【答案】糖的变旋性是由开链结构与环状结构在形成平衡体系过程中的比旋光度变化所引起的。

在溶液中

葡萄糖可转变为开链式结构,

再由开链式结构转变为

葡萄糖;同样

萄糖也转变为开链式结构,

再转变为

葡萄糖。经过一段时间后,三种异构体达到平衡,形成一

个互变异构平衡体系,其比旋光度亦不再改变。

6. 抗原、抗体。

【答案】抗原是指凡能刺激动物机体产生抗体并能特异地与这种抗体结合的物质。 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也是机体内最复杂的分子,它以巨大的多样性识别着外部世界纷繁的抗原结构。

7. 疏水作用(hydrophobic interaction)。

【答案】疏水作用是疏水基团或疏水侧链出自避开水的需要而被迫接近,并非疏水基团之间有什么吸引力。疏水作用使水介质中球状蛋白质折叠总是倾向把疏水残基埋藏在分子的内部,它对稳定蛋白质三维结构有突出重要的作用。

8. 启动子(promoter )。

【答案】启动子是指与转录起始有关的一段DNA 序列,一般位于结构基因端,通过与RNA 聚合酶的相互作

用起始转录。

二、问答题

9. 原核生物的肽链延长需要哪三种蛋白质因子参与? 它们各自有何功能?

【答案】原核生物肽链的延长反应需要三种延长因子,

即GTP 结合成活性状态,然后携带一个由mRNA

上的密码子指导的氨酰部位;EF-Tu 具有高度的选择性,

它能识别除

把新形成

从因GTP

水解而形成的

活性形式。

外的所有氨醐

先与的作用是从A 部位移到进入到核糖体的A

复合物中释放出来,再与另一分子的GTP 结合,重

(即移位酶)在GTP 的参与下,使肽酰

P 部位,使A 部位空出来以便开始下一轮延长反应。

10.试述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的分类。

【答案】根据氨基酸合成的碳架来源不同,可将氨基酸分为5个族。

(1)丙氨酸族,包括丙氨酸、織氨酸和亮氨酸,它们的共同碳架来源是糖酵解生成的丙酮酸。(2)丝氨酸族,包括丝氨酸、甘氨酸和半胱氨酸,其碳架来源为光呼吸乙醇酸途径产生的乙醛酸或糖酵解中间产物3-磷酸甘油酸。

(3)谷氨酸族,包括谷氨酸、谷氨酰胺、脯氨酸和精氨酸,它们的碳架都来自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a-酮戊二酸。

(4)天冬氨酸族,包括天冬氨酸、天冬酰胺、赖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和甲硫氨酸,其碳架来自三羧酸循环中的草酰乙酸或延胡索酸。

(5)组氨酸和芳香氨基酸族,包括组氨酸、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其中组氨酸的碳架主要来自磷酸戊糖途径的中间产物核糖-5-磷酸。芳香氨基酸的碳架来自磷酸戊糖途径的中间产物4-磷酸赤藓糖和糖酵解的中间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经莽草酸途径合成。

11.列举5种不同的能与tRNA 结合或相互作用的细胞成分。

【答案】(1

)氨酰体的P 部位;

(3)

细菌

核糖体A 部位;

(4)核糖体,含有同tRNA 专一结合的A 部位,P 部位和E 部位; (5)mRNA ,

它能通过密码子与反密码子间形成的碱基配对使氨酰

与mRNA 结合。

和真核生物

能同携带氨基酸的tRNA 结合,并在链延长时将其转运到

合成酶,它能同tRNA 结合并催化氨酰-tRNA 的合成;

能与起始氨酰

结合,并在翻译起始阶段将其插入到核糖

(2)细菌IF 2

和真核生物

12.DNA 与RNA 的一级结构有何异同?

【答案】(1)①DNA 的一级结构中组成成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核苷酸残基的数目由几千至几千万个;而RNA 的组成成分是核糖核苷酸,核苷酸残基的数目仅有几十到几千个。②另外在DNA 分子中A=T, G=C; 而在RNA

分子中

磷酸二酯键相连接的。

13.有一段mRNA

为突变,使肽链变为:

(1)缺失发生在哪一个密码子中?

(2)原来的密码子中缺失的是哪一个碱基? (3)野生型mRNA 中碱基顺序是怎样的?

(4)如果G 插入到缺失的碱基位置,那么这个mRNA 的顺序是什么? 【答案】(1)首先根据氨基酸顺序排出野生型mRNA 可能的碱基序列: 氨基酸顺序

:mRNA 喊基序列:

突变后从Thr 开始氨基酸顺序不同于野生型,说明从第二个密码子开始发生框移。 (2)突变后Thr 变为Pro , 而Pro

密码子为为ACC ,突变是由于第一位碱基A 缺失造成的。

(3)Thr 密码子A 的缺失导致框移突变第二个密码子变为CCU ,编码Pro ; 突变型中Ser 是由Phe 变来的,可据此推测出Phe 的密码子为UUC , 移码后变成UCA 。同理,可推断出野生型中编码He 的密码子为AUA , 移 码后变为编码Tyr 的UAU ; Trp唯一的密码子UGG 变为编码Gly 的GGN 。因此,野生型这一段mRNA 的序列为:AUGACCUUCAUAUGG 。

(4)A 缺失后在该位置插入G , 该序列变为:AUGGCCUUCAUAUGG ,它编码的氨基酸顺序为:

14.指出在

比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电泳分离四种核苷酸时,缓冲液应取哪个pH 比较合适? 此时它们是向哪一极移动? 移动的快慢顺序如何?

(2)当要把上述四种核苷酸吸附于阴离子树脂柱上时,应调到什么pH?

(3)如果用洗脱液对限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四种核苷酸进行洗脱分离时,洗脱液应调到什么

(2)二者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以单核苷酸作为基本组成单位,

核苷酸残基之间都是由

编码,原黄素能使这一段mRNA 发生单一碱基缺失推测:

从而可以推断在野生型中编码Thr 的密码子

时,四种核苷酸所带的电荷数(或所带电荷数多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