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655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A)考研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已知:电极反应
上述电对的电极电势是( )。
A.-0.52 V B.0.52 V C.0.28 V D.0.37 V 【答案】B
【解析】
2.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分子的偶极矩是键矩的矢量和
B. 键离解能可作为衡量化学键牢固程度的物理量 C. 键长约等于两个原子的共价半径之和 D. 所有单质分子的偶极矩都等于0 【答案】D
【解析】
键矩定义为
矢量和即构成分子的偶极矩
键离解能是双原子分子中,
于
下按化学反应计量式使气态分子断裂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D 项:03是单质分子,但 是它为极性分子,偶极矩不等于零。
3.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负,反应速率越快
应越容易进行
C. 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 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有压强、温度、浓度和催化剂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 叫做氧化还原反应,而正是因为反应过程中发生了电子转移,元素的化合价才会发生变化。
4. 将相同浓度的
CA ) 4.69
根据已知
代入其他数据求得答案。
当
时,
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 是( )。
(B ) 6.66 (C )7.21 (D ) 9.77
溶液和
【答案】C 【解析】混合后次一级盐组成的缓冲溶液。
5. 4d 电子的径向分布函数图上峰的个数为( )。
A.2 B.3 C.4 D.1
【答案】C
【解析】d 电子的构型为花瓣形,在径向上的分布函数为4个。 6. 用溶液直接混合(不加水),配制缓冲溶液,需取
【答案】D
【解析】设配制该缓冲液所需的别为
则混合后平衡时的
满足
体积分别为
平衡时
的浓度分
溶液为( )
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
构成由酸式盐及其
又
解得
7. 下列配离子中,分裂能
【答案】D
最大的是( )。
【解析】影响分裂能的因素有中心离子的电荷、d 轨道的主量子数n 、价电子构型以及配体的结构和性质。相同配体带相同电荷的同族金属离子,其分裂能随着中心离子的周期数的增加而増加。
8. 已知
【答案】C 【解析】设由
即
知
则
为( )。
9. 下列化合物热分解时,各元素氧化数都发生了变化的是( )。
【答案】A
【解析】各物质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由上述反应方程式可判断,
10.下列化合物中,在酸性介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
【答案】D
【解析】按标准电极电势的大小判断,在酸性介质中的氧化性:
热分解时,各元素氧化数都发生了变化。
二、填空题
11.给出金属晶体的晶胞中原子数:六方密堆积_____,立方面心密堆积_____,立方体心密堆积_____,金刚石型堆积_____。
【答案】
12.已知稳定化能为_____
【答案】
的分裂能
4.9; 高;一4
电子成对能P
为
可推断该配离子的
中心离子d 轨道排布方式为_____,磁矩约为_____B.M,配合物属于_____自旋配合物,其晶体场
13.氢键一般具有_____性和_____性;分子间存在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_____,而具有分子内氢键的物质的熔沸点往往比具有分子间氢键的物质熔沸点_____。
【答案】方向,饱和;升高,低。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