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华大学文学院627教育理论综合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单选题
1. 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教育家是( )。
A. 董仲舒
B. 韩愈
C. 朱熹
D. 王守仁
【答案】A
2. 关于如何组织课程内容的问题,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3条影响至今的基本原则是( )。
A. 基础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B. 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C. 基础性、连续性和整合性
D. 基础性、连续性和顺序性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泰勒课程理论基本观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泰勒在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把课程理论归结为四个最基本的问题,第一,学校应该达到那些教育日标,第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第三,这些教育经验应如何有效地组织起来? 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第三个问题,泰勒认为必须把学习经验结合在一起,以便形成某种连贯的教学计划。为此,他提出了组织学习经验时必须符合的主要准则,即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重申主要的课程要素:顺序性是指把每一后继经验建立在前面经验基础之上,同时又对有关内容作更深入,广泛的探讨; 整合性是指课程经验的横向关系,这些经验的组织应该有助于学生逐渐获得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习的课程要素统一起来。
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实现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
A. 发展生产力
B. 消灭社会分工
C. 普及教育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答案】D
【解析】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4. 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学内容、组织、方法及媒体的使用等所进行的系统规划称为( )。
A. 教学策略
B. 教学模式
C. 教学目标
D. 教学设计
【答案】D
【解析】教学策略,通常是指在特定教学情境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材料的组织和师生关系互动的规范等。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者范型; 教学目标是指在某一个阶段(一节课或者一个单元)教学过程中预期达到的具体结构,是教学工作的依据和评价标准; 教学设计是指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教学具体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知识来源、板书设计等。
5. 太平天国的教育具有什么性质? ( )
A. 政治性
B. 世俗性
C. 军事性
D. 宗教性
【答案】D
6. 近代中国政府派出的首批留学生,其目的地是( )
A. 英国
B. 德国
C. 美国
D. 日本
【答案】C
7. ( )被称为“近代中国海军人才摇篮”。
A. 天津水师学堂
B. 江南水师学堂
C. 浙江船政学堂
D. 福建船政学堂
【答案】D
8. 对于西政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西方各类科学技术
B. 西方各国历史
C. 西方的学校、通商办法、赋税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D. 西方各类政治制度
【答案】C
9. 黄炎培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涵,其基本要求是( )
A. “博爱互助”
B. “谋生济人”
C. “敬业乐群”
D. “爱国崇实”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黄炎培的职业教育,尤其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的掌握程度。黄炎培将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概括为“敬业乐群”四个字,并将之作为中华职业学校的
,是指“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 所谓“乐群”,是指校训。所谓“敬业”
“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对于黄炎培,一次次考试的难度都在不停的加大。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10.“学会如何学习”的实质是( )
A. 学会在适当条件下使用适当策略
B. 掌握科学概念与原理
C. 掌握大量言语信息
D. 形成学习兴趣
【答案】A
【解析】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有目的有计划的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它是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方式方法和调控技能的综合。“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要求学生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或者学习策略进行学习。
11.下列选项中属于结构良好任务的是( )。
A. 写命题作文
B. 为班级设计网页
C. 诊断电脑故障
D. 完成考试单选题
【答案】D
【解析】结构良好问题的特征:①问题的明确性:②答案的明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