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大连海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907数据库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以下关于数据粒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粒度是指数据仓库小数据单元的详细程度和级别

B. 数据越详细,粒度就越小,级别也就越高

C. 数据综合度越高,粒度就越大,级别也越高

D. 粒度的具体划分将直接影响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量以及查询质量

【答案】B

【解析】数据越详细,粒度就越大,级别也就越低。

2. 在并发控制技术中最常用的是封锁,对于共享锁和排他锁

系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答案】B

【解析】为了避免发生并发操作引起的数据不一致性问题,则采用数据封锁技术实现并发控制。封锁是防止存取同一资源的用户之间相互干扰的机制,即当一个用户对数据库某个数据对象执行修改操作时,对该部分数据 加锁,拒绝其他用户对该部分的并发访问要求,直至该事务执行完毕才释放数据对象;所以只有当两事务都是读 取数据且都加S 锁时才相容。

3. 关于数据库应用系统功能设计,有下列说法:

. 软件总体设计的依据包括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数据流图、事务描述和业务规则等需求分析结果

. 软件总体设计一般用模块结构图表示,模块结构图主要关心模块的外部特性,即上下级模块、同级模块间的数据传递和调用关系,以及模块内部处理流程

. 数据库事务设计的依据是事务自身的事务处理逻辑

. 总体设计阶段要对硬件平台、存储设备、操作系统、DBMS 等做出合理选择,并进行初步配置设计上述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B

来说,下面列出的相容关

【解析】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数据流图、事务描述和业务规则等需求分析结果是软件总体设计的输入,系统总体结构和分层模块结构是总体设计的输出。模块结构图是用来表示总体设计输出的常见模型,主要用来描述模块的外部特性,即上下级模块以及同级模块间的数据传递和调用关系,但并不关心模块内部的处理流程。

4. 查询优化是提高数据库应用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下列给出的查询优化方法,一般情况下无效的是( )。

A. 对经常需要进行排序或分组的列建立索引

B. 对经常出现在查询条件中的列建立索引

C. 对涉及连接的查询,尽量用左外连接或右外连接代替内连接

D. 采用提前计算方法,将频繁访问的视图转为物化视图

【答案】C

【解析】左连接或右连接包含与NULL 数据匹配的数据,非常消耗资源。多使用内连接可以减少资源消耗有助于优化查询。

5. 存取方法设计属于数据库设计的( )阶段的设计任务。

A. 系统需求分析

B. 概念结构设计

C. 逻辑结构设计

D. 物理结构设计

【答案】D

【解析】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的任务是根据具体计算机系统(DBMS 和硬件等)的特点,为给定的数据库模型确定合理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6. 数据仓库的模式中,最基本的是( )。

A. 星座模式

B. 雪花模式

C. 星型模式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C

7. 下列属于数据仓库特点的是( )。

A. 综合性和提炼性数据

B. 重复性的、可预测的处理

C. 一次处理的数据量小

D. 面向操作人员,支持日常操作

【答案】A

8. 关于DBMS 的查询处理器,叙述错误的是( )。

A. 处理的目标是先将应用程序表示的查询转换为执行策略(关系代数)

B. 通过执行用低级语言表达的策略来获取所需要的数据

C. 查询处理分为分解(分析和验证)、优化、代码生成和代码执行

D. 处理的目标是先将应用程序表示的查询转换为执行策略(E-R 概念模型)

【答案】D

【解析】DBMS 的查询处理器处理的目标是将应用程序表示的查询转换为正确有效的、用低

,并通过执行该策略来获取所需要的数据。查询处理通常分级语言表达的执 行策略(关系代数)

为分解(分析和验证)、优化、代码生成和代码执行四个阶段。

9. 按照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模型,在开发某数据库应用系统时,对系统采用的软硬件及技术方案等作出合理的评估并提出选择建议的工作属于( )。

A. 规划与分析阶段的系统规划与定义

B. 规划与分析阶段的可行性分析

C. 需求分析阶段的业务规则需求分析

D. 系统设计阶段的总体设计

【答案】B

【解析】技术可行性分析是指对系统采用的软硬件及技术方案等作出合理的评估并提出选择建议,是根据用户提出的系统功能、性能及实现系统的各项约束条件来进行分析的,属于规划与分析阶段。

10.关于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关系模型中,允许定义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B. 用户完整性应该由关系系统自动支持

C. 参照完整性可由用户或系统定义

D.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是应用领域需要遵循的约束条件

【答案】B

【解析】关系完整性有三类: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其中实体完整性保证每一个数据(实体)是可识别的,参照完整性保证当数据与数据之间有联系时,这种联系造成的数据取值的制约;用户定义的完整性保证每一个数据的取值在应用领域内是合理的。其中,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是关系模型必须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被称为关系的两个不变性。也就是说,只要是关系数据库系统就应该自动支持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

二、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