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616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以教育实验研究为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相结合的科研课题组结构模式适用于( )。

A. 系统理论性研究课题

B. 决策性研究课题

C. 应用性研究课题

D. 探索性研究课题

【答案】D

【解析】探索性实验。包括有预测作用的超前实验。是以探索某种教育现象以及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规律为目标,通过探索研究对象的因果关系及可题解决,尝试建构某种理论体系,具有强的创新性。这类研究课题,有科学的理论假设,严格合理的条件控制,比较规范的实验程序以及对资料数据的统计处理,寻求尽可能大的内部效度,并以科学理论解释实验结果。

2. 第一手文献是指( )。

A. 零次文献

B. —次文献

C. 检索性文献

D. 参考性文献

【答案】A

【解析】记录在非正规物理载体上的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源信息叫做零次信息,比如书信、论文手稿、笔记、实验记录、会议记录等,这是一种零星的、分散的和无规则的信息。

3. 参考性文献与其他文献相比,具有( )。

A. 原始性

B. 主观综合性

C. 客观报导性

D. 客观系统性

【答案】B

【解析】参考性文献与其他文献相比更加全面,浓缩度高、覆盖面宽、信息量大、内容新颖,即有主观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特点。

4. 历史研究方法系统中的第三层次是( )。

A. 笛卡尔唯理论的方法论

B.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方法论

C.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D. 孔德的实证主义方法论

【答案】C

【解析】历史研究方法系统中的第三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这是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论,它为教育领域的历史研究提供了指导原则,是通过历史研究建立理论体系,所以是历史研究方法系统的最高层次,但又是研究的落脚点和保证。

5. 选题的实践基础是( )。

A. —定的事实依据

B. 客观真理

C. 主观意愿

D. 实践基础

【答案】A

【解析】选题的现实性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科学性,指导思想及目的明确,立论根据充实、合理。选题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这是选题的实践基础。研究课题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经验同时又为课题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确定的依据。

6. 教育科学研究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特点不包括( )。

A. 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B. 研究方法比较独特

C 研究的周期较;针对性、实践性强

D. 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答案】B

【解析】教育科学研究还有它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独特特点。主要表现在:①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②研究的周期较长;③针对性、实践性强;④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7. 定性分析的三种效度中不包括( )。

A. 表面上的效度

B. 实践中的效度

C. 收集资料的工具、方法上的效度

D. 理论上的效度(结构效度)

【答案】B

【解析】定性分析中的效度集中表现在对发现的事实的正确解释,使用的概念能否正确反映研究对象的客观实际。定性分析存在三类效度,一类是表面上的效度,指凭直觉印象,没经过仔细考察,判断衡量资料的正确性;第二类是收集资料的工具、方法上的效度;第三类是理论上的效度(结构效度)。

8. 简单随机取样的具体方式有( )。

A. 抽签、随机样本表

B. 抽样、随机数目表

C. 抽签、随机数目表

D. 抽样、随机样本表

【答案】C

【解析】简单随机取样有两种具体方式:①抽签。把总体的每个观测单位依次编上号码并做成签放进一个器皿加以充分混合后,每次从中抽取一个,记下号码,然后把抽取的签再放回器皿中,再次摇动和抽取,如此反复,直到取够样本所需数目为止;②随机数目表是一种经严格制作的由许多数目字组成的表,数字随机排列,操作时,首先随机确定一个表上取数的“起点”,然后按表上所示的数号取样。

9. 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的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 )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

A. 朴素唯物论

B. 辩证唯物论

C. 辩证唯心论

D. 经验论

【答案】A

【解析】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在这一时期,人们还不能对自然界、社会、教育进行解剖分析,他们把教育当作一个整体进行观察研究。

10.编制态度问卷,下面不正确的叙述是( )。

A. 题目不可以使用双重否定句

B. 应尽量回避社会赞许性高的问题

C. 量表尺度在7+2之间最好

D. —般说来,编制问卷的题目越多越好

【答案】D

【解析】试题是问卷的主体,在编制问卷时不但要注重试题的质量,而且还要注意试题的数量,题目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要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