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内隐记忆研究常运用的间接测试

【答案】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间接测试是指在测试阶段控制条件使被试没有意识地利用学习阶段所学材料的测验。经常运用的间接测试包含语言与非语言的间接测验。语言的间接测验有补笔测验、模糊字命名、词汇判断以及单词确认等测验形式。非语言信息的间接接验包括熟悉物体的非语言信息的间接测验、熟悉和不熟悉人物面孔的间接测验和新异物体和图案的间接测验。

2. 启发式

【答案】启发式是一种间题解决策略,是指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式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较省时省力。常用的策略有手段一目的分析、逆向搜索、爬山法。人们在解决复杂的问题时,经常运用启发式。

3. 格式塔

【答案】格式塔意为“完形”、“形状”,其含义在于强调意识经验的完整性或完形性,如知觉中实际呈现的形(形状、形体、形象、符号等)。格式塔初始于1910年韦特海默对似动现象实验的观察,认为对静止物体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视知觉运动现象并非个别感受的综合,而是一种全新的现象,是一种无需再分析的知觉结构,即它本身具有整体性。

4. 再造想像

【答案】再造想像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依据别人的描述进行的再造想像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但水平比较低。再造想像的形成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为基础,再造想像离不开词语思维的组织作用。

二、简答题

5. 简述阿诺德评定兴奋说。

【答案】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子清绪的评定一兴奋学说。其主要内容是:

(1)这种理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一评估一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

的评估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2)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她提出情绪产生的理论模式是:作为引起情绪的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上送至丘脑,在更换神经元后,再送到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上刺激情景得到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如恐惧及逃避、愤怒及攻击等)。这种态度通过外导神经将皮层的冲动传至丘脑的交感神经,将兴奋发放到而管或内脏,所产生的变化使其获得感觉。这种从外周来的反馈信息,在大脑皮层中被估价,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

6.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案】(1)格式塔心理学始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的韦特海默、柯勒、科夫卡。

(2)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

①格式塔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整体”。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②格式塔心理学以知觉、意识为研究对象,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 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③它重视心理学实验,认为有关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的研究很重要。

(3)评价:格式塔心理学使人们对意识经验发生兴趣,把意识经验看作心理学的一个合法的研究领域,有助于促进人们对意识经验的进一步研究。但它将直接经验世界看作唯一确实而又可知的世界,并将其完全简化为数理的问题,违背了系统观。

7. 简述脑功能的机能系统学说的要点。

【答案】机能系统学说由鲁利亚提出,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在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心理机能确实会受到影响。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

(1)第一机能系统是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又称动力系统。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等组成。它的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它的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

(2)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的系统。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包

括听觉、视觉、一般机体感觉),实现对信息的空间和时间整合,并把它们保存下来。

(3)第三机能系统也称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它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它的基本作用是产生活动意图,形成行为程序,实现对复杂行为形式的调节与控制。当这些脑区受到破坏时,患者将产生不同形式的行为障碍。

8. 认识、情感、意志二者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答案】心理学上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认识过程指的是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这类心理活动。意志过程指的是人出于某种目的,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活动。这三种心理过程是密不可分的。

(1)认识是情感的前提和基础,情感对认识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情感过程依赖于认识过程。没有认识就没有感情。人对于自己一点都不了解的事物,是不会有任何情感体验的。人们平时说的“知之深,爱之切”,就是这个道理。反过来,情感过程对人的认识活动,也有强大的反作用。情感是进行认识活动的动力。比如,一个喜欢数学的同学,就会比别人更多地钻研数学,上数学课的时候认真听讲,自己主动找来许多数学题来做,从而可能使他的数学知识更丰富,对数学比别人有更深刻的认识。

(2)认识是意志的前提和保证,意志影响着认识的有效进行。

①认识过程是意志产生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意志的重要特征是具有自觉目的性,而人们只有在认识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并运用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时,才能确定行动目的,并选定实现目的的计划和方法。若没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意志行动也无从产生。其次,意志行动还要随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这也需要通过认识活动把握事态发展,分析主客观条件,以决定是加速意志行动过程,还是调整意志行动的进程和方向。再次,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而对困难性质和大小的估计,是离不开认识过程的。如果对困难的性质认识不清,严重性估计不足,就可能使人盲目地采取行动,付出了很多的意志努力却事与愿违,半途而废。

②意志对认识过程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离不开精细的观察、持久的注意和专注的思考,没有意志的参与,这些都是无法做到的。另外,在认识过程中常常还会遇到各种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也需要意志的努力。在认识过程中,一些意志薄弱、不能做到坚持不懈的人,学习和工作也缺乏成效,不能承担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3)情感是意志的动力,意志对情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①情感过程推动或阻碍着意志行动的实现。积极的情感可以使人斗志旺盛,对人的行动起促进作用; 消极的情感则会削弱人的斗志,阻碍人的意志行动的实现。

②意志对情感也具有调节作用。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控制不良清绪的影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我们说“理智战胜情感”,也是指在理智认识的基础上靠意志的力量去克服和抑制不合理智的情感。意志薄弱的人常常受情感左右,或者是一次失败就情绪低落,一撅不振,或者是难以控制不良情绪,导致背离理智的冲动行为。

9. 请简述记忆过程的几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等方式,在人们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1)记忆的环节

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是记忆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