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未论及的发黄证有() 火毒发黄证。 寒湿发黄证。 蓄血发黄证。 血虚发黄证。 湿热发黄证。
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 大承气汤主之。 大柴胡汤主之。 调胃承气汤主之。 小承气汤主之。 大陷胸汤主之。
患者,女性,36岁,主诉头晕乏力,3年来月经量多,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未触及,血红蛋白58g/L,白细胞8×109/L,血小板180×109/L,血片可见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计数0.005 提示:该患者部分实验室检查回报示MCV67.2fL,MCH24.2pg,MCHC280g/L,血清铁9.74μmol/L,总铁结合力68.44μmol/L提问:明确诊断需要做的检查() A.骨髓检查。 B.血清铁。 C.总铁结合力。 D.染色体检查。 E.血清铁蛋白检查。 F.MCV、MCH、MCHC。
下述何者为大承气汤服法() 少少温服之。 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温顿服。 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分温再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水一斗,煮取二升后,服一升。这一升服下去即利,就无须再服。即所谓“止后服”,“得下余勿服”。。
根据原文“蒸蒸发热者”当用() 桂枝汤。 调胃承气汤。 白虎汤。 小承气汤。 栀子豉汤。
食谷欲呕,给予吴茱萸汤后,病情反剧的机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