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0岁。反复皮肤瘀点、瘀斑伴月经量增多半年来诊。体检:轻度贫血貌,肝脾肋下未扪及,皮肤可见瘀点,下肢有瘀斑多处。门诊血常规检查:Hb86g/L,WBC6.5×10<sup>9</sup>/L。 【假设信息】假如检查结果是Hb40g/L,血小板34×109/L,血清铁蛋白12μg/L,出、凝血时间正常,骨髓涂片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占0.60(60%),巨核细胞140个/全片,颗粒型巨核细胞占0.92(92%),网织红细胞0.20(20%),Coombs试验直接阳性,间接反应阴性。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血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Evan综合征合并缺铁性贫血。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缺铁性贫血。
血清AFP升高可见于()。 生殖腺胚胎癌。 原发性肝癌。 妊娠。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慢性活动性肝炎。
包绕羊水的薄膜是()。 胚外体腔。 卵黄囊。 羊膜。 绒毛膜。 底蜕膜。
陈女士,28岁,既往体健。现第1次怀孕,妊娠36周,自觉头痛3天,护理查体:血压160/110mmHg,产科腹部触诊情况正常,双下肢水肿(+)。尿常规化验:尿蛋白>0.5g/24h。此孕妇患先兆子痫。病人出现以上症状的原因是()。 A.水钠潴留。 全身小动脉痉挛。 心功能失偿。 血容量减少。 动脉硬化。
AFP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正确的是()。 对估计原发性肝癌的预防有价值。 AFP阴性可排除原发性肝癌。 对判断原发性肝癌的病毒疗效有价值。 AFP浓度通常与肝癌大小相关。 动态观察有助于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
患者男性,25岁,咽炎,注射青霉素后1分钟,呼吸急促,面部发绀,心率130次/分,血压60/40mmHg。青霉素发生过敏反应的机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