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主治医师题库>循环系统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A3型题] 患儿男,5岁,反复发生肺炎,每年2~3次。平时乏力,活动后气促。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伴震颤,经超声心动图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当此病例动脉导管未闭的分流量较大,但不伴有肺动脉高压时,X线除显示肺部充血、肺动脉段突出外,主要显示()

A . A.右心室增大
B . 右心房、右心室增大
C . 左心房增大
D . 左心室增大
E . 左心房、左心室增大

患儿男,5岁,反复发生肺炎,每年2~3次。平时乏力,活动后气促。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伴震颤,经超声心动图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此患儿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最主要为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及() A.左心室舒张期负荷加重。 右心室收缩期负荷加重。 左心室收缩期负荷加重。 右心室舒张期负荷加重。 左心房、左心室和主动脉血流量减少。 男性,45岁,因"突发呕血、黑粪4天"入院。体检:体温37.5℃,呼吸23/分钟,脉搏123/分钟,血压76/45mmHg,烦躁,脸色苍白,重度贫血外貌,脉细。腹部稍膨隆、腹软,无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活跃。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1.7×109/L、中性粒细胞0.77,血红蛋白65g/L。经各种治疗,患者血压趋于稳定,尿量恢复,临床考虑消化道出血已止,其依据包括() A.反复呕血,黑粪次数增多。 补液和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仍持续升高。 排黑粪间隔时间延长,大便性状由稀转干。 胃管引流液颜色变淡或无色。 中心静脉压稳定。 肠鸣音恢复正常。 尿量≥50ml/小时。 白细胞>10×109/L。 用Apgar评分法,评定以下情况的新生儿为多少分:新生儿出生后,四肢青紫,吸痰器清理呼吸道时患儿有恶心表现,四肢活动,心跳每分钟90次,呼吸浅慢不规则() 0分。 3分。 5分。 7分。 10分。 男性,45岁,因"突发呕血、黑粪4天"入院。体检:体温37.5℃,呼吸23/分钟,脉搏123/分钟,血压76/45mmHg,烦躁,脸色苍白,重度贫血外貌,脉细。腹部稍膨隆、腹软,无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活跃。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1.7×109/L、中性粒细胞0.77,血红蛋白65g/L。患者消化道出血原因可能为() A.消化性溃疡。 B.应激性溃疡。 C.食管曲张静脉破裂。 D.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E.胆道出血。 F.小肠血管畸形。 患儿男,7岁,平时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每年发生肺炎2~3次,活动后乏力、气促,无发绀。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Ⅲ~Ⅳ级收缩期杂音,粗糙,传导广,伴震颤。临床怀疑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此患儿胸骨左缘第3~4肋间的Ⅲ~Ⅳ级全收缩期吹风样粗糙杂音产生的机制是() A.血流通过缺损口产生。 相对的肺动脉瓣狭窄。 相对的左房室瓣狭窄。 相对的右房室瓣关闭不全。 相对的主动脉瓣狭窄。 患儿男,5岁,反复发生肺炎,每年2~3次。平时乏力,活动后气促。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伴震颤,经超声心动图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当此病例动脉导管未闭的分流量较大,但不伴有肺动脉高压时,X线除显示肺部充血、肺动脉段突出外,主要显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