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培养单位生态环境研究中心821分析化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用EDTA 滴定金属离子M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B. 若C. 若D. 若【答案】A
2. 已知某化合物不含氮,它的红外光谱中
A. B. C. D. 【答案】B
【解析】炔烃的特征峰:
为对称结构,无
3. 在pH=5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
的EDTA 滴定同浓度的
峰。 ,化学
有吸收峰,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
一定,一定,
一定,一定,
越大,则滴定突跃越大 越小,则滴定突跃越大 越大,则滴定突跃越小 越小,则滴定突跃越大
计量点时,pY 是( )。
A.6.8 B.7.2 C.10.0 D.13.2 【答案】A
4. 使用60MHz 的核磁共振仪,测得化合物中某质子和TMS 的共振频率差为120Hz ,则该质子的化学位移为( )。
A.120 B.1.20 C.2.00 D.0.20 【答案】C
5. 离子交换法主要是将离子交换剂作为吸附剂,通过某种作用,将溶液中相反电荷的物质吸附在离子交换剂上,请问下列方式中可以实现以上操作的是( )。
A. 氢键作用 B. 静电作用 C. 疏水作用
D. 范德华力 【答案】B
6. 在下列化合物中,
A.1,3-丁二烯 B.1,4-戊二烯 C.1,3-环己二烯
D.2,3-二甲基-1,3-丁二稀 【答案】B
【解析】在紫外光谱中,双键发生共轭后,轨道进行重新整合,轨道的最高成键轨道能量升高,轨道的最低反键轨道基-1, 3-丁二烯都含有共辄体系
,
能量降低,使
跃迁所需能量减小。双键共轭越大,
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化合
跃迁所需能量越小,吸收波长发生红移。四种化合物中,1,3-丁二烯、1,3-环己二烯、2, 3-二甲
跃迁所需能量减小。因此,
物是1,4-戊二烯。
7. 某化合物中两种相互偶合质子在100兆周的仪器上测出其化学位移为5.2Hz ,在200兆周仪器测出的结果为( )。
A. 样品与标准的化学位移差为2.2, J 为10.4Hz B. 样品与标准的共振频率差为220Hz , J 为5.2Hz C. 样品与标准的化学位移差为1.1,J 为10.4Hz D. 样品与标准的共振频率差为1101Hz , 1为5.21Hz 【答案】B 【解析】由
计算,为1.1时,样品与标准的共振频率
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化合物是( )。
为1.1,偶合常数(J )
差为220Hz ,但偶合常数与外加磁场强度无关。
8. 固定相用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样品的调整保留时间( )。
A. 不变 B. 増大1倍 C. 稍有増加 【答案】A
【解析】样品的调整保留时间反映样品与固定相的作用力大小,它与用量多与少无关。
9. (多选)需盛放在塑料容器中的标准溶液有( )。
A. B.NaOH C.HCl D.EDTA 【答案】BD
10.气相色谱中,利用固定液角鲨烷分离烷烃是利用了组分与固定相之间何种作用力的差异( )。
A. 取向力 B. 诱导力 C. 色散力 D. 氢键力 【答案】C
【解析】非极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为色散力。
二、填空题
11.对少量实验数据,决定其平均值置信区间范围的因素是: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测定次数;置信度;标准方法
12.化合物
【答案】三重峰;【解析】因为
质子裂分为_____重峰,其峰强度的比值是_____。
邻碳上有2个H ,根据n+1规则,应裂分成三重峰; 三个峰的相对强度应为
二项式(n 等于2)展开式的系数比,即
13.只要柱温、固定相及流动相性质不变,即使柱子内径、柱长、填充情况以及流动相有所变化,衡量色谱柱对被分离组分保留能力的参数可以保持不变的是_____。
【答案】
14.光谱仪的色散率与光谱的级次成_____比,与光栅常数成_____比。
【答案】正;反
【解析】光谱仪的线色散率为 15.反应
【答案】
设
其中m 为光谱的级次,b 为光栅常数。
为A 物质的浓度(单位为mol/L), B 为待测物质,MB 为B 物质的
_____; 它的单位为_____ 。
, 则A 物质溶液对B 物质的滴定度可表示为摩尔质量(单位:g/mol)
16.在1L0.10mol/LHAc溶液中加入_____g固体NaAc ,溶液的pH 为5.04
。
【答案】16.4
17.配制总浓度为0.20mol/L的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最大缓冲指数pH=_____时。(六亚甲基四胺的
【答案】0.115; 5.15
=_____,出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