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5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新闻的客观性。
【答案】(1)新闻客观性的概念新闻的客观性,是新闻最重要的专业概念之一。西方国家把客观性原则作为新闻媒介遵循的重要信条之一,它不仅是新闻工作的一种专业规范,也是主要的新闻专业理念。在我国,客观性原则也被作为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之一,它是指新闻报道必须以客观实际为本源,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
新闻客观性有两层意思:
①内容必须真实,即新闻报道所描述的对象必须具有客观实在性,不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②表述必须客观,报道者一般不宜直接在新闻中站出来发言,而主要是“用事实说话”,即寓情寓理于事实的筛选、内容的编排、版面的处理之中。客观性不是客观主义,它对于新闻事实的见解,主要通过客观的叙述形式,凭借事实本身的逻辑表现出来。
(2)新闻客观性的内涵和要求
①新闻传播的客观性,不仅仅指向主体对客观事实的符合,还意味着新闻传播主体的理性互动,即超越对事实的单面符合和个体理性能力的片面限制而达到“综合理性”。所谓的新闻客观性包含着动态地呈现客观事实的理性过程,除了准确、公正、多面地报道之外,还深入事实,通过理性的解说道出真相。
②就内容而言,新闻传播的事实,必须是客观存在或客观上正在发生与发展的事实。这种事实是一种实在物,是经过变动后出现的相对稳定的产物,或是正在变动过程中的事物,以及变化中呈现的各种状态,还可以是即将要出现变动的事物。在新闻传播实践中,为了显示所报道事实的客观性,常常采用交代新闻来源、说明陈述事实的出处、忠实地叙述事实发生演变的经过、详尽地描述相关事件的细节、不厌其烦地引证大量资料、提供多种第一手材料等方法。
③就形式而言,新闻的客观性要求通过新闻事实的客观叙述等手段,运用事实的自身逻辑力量显现新闻传播的倾向性,即作者的立场观点不是通过作者自己的直接讲话,而是依靠事实的客观陈述表达出来的。报道者应善于寓褒贬于客观叙述之中,而不随意加以主观的解释。在新闻实践中,客观性的形式上的要求,常令报道者置身事实的背后,隐匿自己的观点,更不直接出面讲话,而是通过对能够表明自己看法的事实的精心选择,让事实自己“诉说”观点与见解,间接表达报道者的倾向性。
(3)新闻客观性的意义
①客观性是新闻传播真理的基本方式,因为真理都是客观的。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主观倾向是绝然对立的,怀疑或反对客观性必然导致对事实的歪曲。
第 1 页,共 6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