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特质焦虑大学生的负性注意偏向及其时间进程特点

关键词:特质焦虑;威胁线索;注意成分;注意偏向成分

  摘要


特质焦虑主要是指个体将外界环境或刺激感知为威胁或危险以及对该威胁刺激产生焦虑反应的倾向,并且在焦虑反应上展现出相对持久和稳定的个体差异。注意偏向是指注意被某类显著性刺激所吸引或维持在该刺激上的倾向,近来很多学者都提出注意偏向不仅是某些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副产品”,更是心理障碍或疾病发生、持续以及复发的原因之一,因此探究焦虑个体对负性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及其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有研究者认为焦虑个体对相应的威胁刺激会表现出不同的注意分配,其对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向包含多个成分(如注意增强、注意解除困难和注意回避),并在不同的加工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注意偏向成分,但大部分研究缺乏对相关变量(尤其是威胁刺激的性质)的系统控制,从而导致对威胁信息相关的注意偏向及其发生机制仍然存在争议。因此本文在对焦虑个体对威胁信息产生注意偏向的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考察了特质焦虑大学生对不同性质威胁信息产生的注意偏向及其时间进程特点。

本研究使用特质焦虑问卷(T-AI)和Marlowe-Crowne社会期望量表选取高特质焦虑大学和低特质焦虑大学生各24名作为被试,以国际情绪图片和中国化面孔情绪图片为实验材料,主要采用空间线索范式,以探究特质焦虑大学生在不同的线索呈现时间条件下对不同性质威胁信息产生的注意偏向成分及其时间进程特点。具体来说,实验一采用生理性威胁信息,考察威胁程度不同的线索图片(高度威胁图片、轻度威胁图片和中性图片)在呈现10ms(阈下)、100ms和500ms时,高、低特质焦虑被试对这三种线索图片的注意偏向成分及其发生的时间进程特点。实验二采用社会性威胁信息,考察情绪面孔图片(愤怒面孔图片和中性面孔图片)在呈现10ms(阈下)、100ms 、500ms和1000ms时,高、低特质焦虑被试对更具社会性威胁的情绪表情的敏感性和注意偏向性。

研究结果:

(1)实验一的结果:主要探究的是不同威胁程度的生理性威胁刺激(愤怒面孔和中性面孔)作为线索,当威胁线索呈现10ms时,两组都对威胁性图片所在的位置产生了注意回避,且HTA组对HT和MT线索产生的注意回避以及LTA组对HT线索产生的注意回避均是由注意脱离加快导致的;当威胁线索呈现100ms时,HTA和LTA组都没有对威胁图片所在的位置没有产生任何注意偏向;当威胁线索呈现500ms时,两组对HT线索所在位置均产生注意回避,是由注意定向减慢导致的,且两组对HT的注意回避均大于对MT图片的注意回避,与此同时,两组还表现出对HT图片的注意解除困难,是由注意脱离减慢导致的。

(2)实验二的结果:主要探究的是社会性威胁刺激(愤怒面孔和中性面孔)作为线索,当面孔线索阈下呈现10ms时,只有高特质焦虑组对AF线索所在位置表现出注意增强,是由注意定向加快导致的;当线索呈现100ms和500ms时,主要是HTA组对AF图片产生了注意回避,是由注意脱离加快导致的;当线索呈现1000ms时,两组对愤怒面孔均没有产生任何的注意偏向。

研究结论:

(1)注意的定向和脱离是注意偏向发生的重要因子,且在时间进程上,注意偏向的形成并不由某种注意成分单独作用形成,而是在多种成分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2)高特质焦虑者可能具有高度敏感的威胁探测系统,从而倾向于将轻度的、模糊的威胁信息评价为具有高度威胁性;且高特质焦虑组因较差的注意控制能力对高度威胁图片表现出注意解除困难。

(3)高特质焦虑者对具有社会性威胁信息的愤怒面孔更敏感,且高、低特质焦虑者对生理性和社会性威胁信息存在不同的注意偏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