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之国际贸易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重商主义

【答案】重商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一种经济思想。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晚期为晚期重商主义。二者都把货币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态,都把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早期重商主义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主张采用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这种思想被称为货币平衡论。晚期重商主义重视的是长期的贸易顺差和总体的贸易顺差。认为在一定时期内的贸易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保证顺差就可以。被称为贸易平衡论。为了鼓励输出实现顺差,积极主张国家干预贸易。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以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如出口退税、奖励出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口替代。

2. 复关谈判

【答案】复关谈判是指中国为重新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贸组织的前身)而进行的一场长久的谈判。

中国复关和入世谈判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6年7月,主要是酝酿和准备复关事宜;②从1987年2月到1992年10月,主要是审议中国经贸体制;③从992年10月到2001年9月,复关/入世议定书内容的实质性谈判,即双边市场准入谈判;④从2001年9月到2001年11月,中国入世法律文件的起草、审议和批准。

3. 加入议定书

【答案】加入议定书又称入世议定书,是指一国入世时与WTO 组织就入世后该国发展贸易关系中某些具体问题所达成的书面协议,是该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文件,属于《WT0协定》的组成部分。

中国入世议定书是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文件。中国入世议定书包括序言和总则两部分,对中国贸易制度的实施、非歧视、特殊贸易安排、贸易权、国营贸易、非关说措施、进出口许可程序、价格控制、补贴、对进出口产品征收的税费、农业、技术性贸易壁垒、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等各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其中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最大的是非市场经济条款、特保条款和贸易政策过渡性审议机制条款三大条款。

4. 从价税

【答案】从价税是指按课税对象,以一定的价格实现的收入为计量单位征收的税。从价税额的计算公式为:从价税额=货物价值X 从价税率。从价税的特点是:课税对象的价格越高,其征

收税额就越多;课税对象的价格越低,其征收税额就越少。事实上这是按纳税人实际收入的比例征收的税。

5. 制造品贸易

【答案】制造品贸易是指对原材料进行生产或加工,使其价值增值,最后将产品用于买卖的一种贸易方式。

6. 经济同盟

【答案】经济同盟是指一个有机的经济实体,在这个经济实体内部,各成员国实现了商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并且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

7. 保护幼稚工业论

【答案】保护幼稚工业论是由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全面阐述和发展的一种贸易保护理论。在发展中国家中,保护幼稚工业论是贸易保护的最重要最流行的依据。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许多工业在发展中国家刚刚起步,处于新生或幼嫩阶段,就像初生婴儿一样,而同类工业在发达国家已是兵强马壮,实力雄厚。如果允许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的话,发展中国家的幼稚工业肯定被打垮被扼杀,永远没有成长起来的希望。如果政府对其新建工业实行一段时间的保护,等“新生儿”长大了,再取消保护,那么它就不但不怕竞争,还可与先进国家的同类工业匹敌。

8. 民族自尊论

【答案】民族自尊论是一种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理论,该理论的主张是通过贸易保护政策来振兴民族工业、实现民族自尊。该理论认为:进口商品并不仅仅是一种与国内产品无差别的消费品,进口商品的品种、质量常常反映了别国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进口的商品上都带有“某某国制造”的标签,以示与本国商品的区别。一般来说,进口货总是比国产的要“物美”一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进口的先进工业商品,些,比同质产品又“价廉”一些(否则也不会进口)

许多是本国不能制造的。在消费者“崇洋赞洋”的时候,政府往往会觉得有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了增加民族自豪感,政府一方面从政治上把使用国货作为爱国主义来宣传,一方面企图通过贸易保护政策来减少外来冲击,发展本国工业。这种做法往往是不成功的,其结果可能是使国家更落后,离现代科技发展更远,民族也就更没有资本来自尊自主了。

二、思考题

9. 政府对外贸权和进口产品分销权的控制为什么被认为是一种非关税壁垒?

【答案】政府对外贸权和进口产品分销权的控制被认为是一种非关税壁垒是因为:

政府控制该国厂商进口的权力实际上限制了该国的进口数量,该国进口多少进口什么不是市

场能决定的,完全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可以根据国内产业的需要妨碍自由贸易,因而构成了一种非关税壁垒。

10.总体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用总体均衡的方法来分析国际贸易?

【答案】(1)总体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主要区别在于:

①总体均衡分析既包括商品市场上进口与出口两个部门的总体分析,也包括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两种市场的总体分析。由于各种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紧密相连的,总体均衡分析有助于把握任何一种行为和政策对整个经济的影响。

②局部均衡分析则主要分析一种商品或一种要素市场上供求变动或政府政策对本产品价格、产量以及直接涉及到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

(2)国际贸易要用总体均衡的方法来分析是因为:

国际贸易实际上研究的是国际市场上的供给(出口)与需求(进口)问题。因此必须研宂一国的生产能力和整个社会的需求。总体均衡分析包括了进口和出口两部门的总体分析,可以用来总体把握两国的双向贸易;此外还包括产品与要素两个市场的分析,是对任何市场的任何因素的变动都会牵动总体的分析。这种综合性的考虑分析更加适合于现实中的国际贸易。而局部均衡只分别分析某个具体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情况,而不把这两个市场综合起来讨论分析,用其讨论国际贸易因此就不具有现实性。

11.从供给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理论对生产技术的假设有何差异?

【答案】从供给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模型对生产技术假设的差异如下:

(1)斯密的绝对优势模型假设生产技术绝对不同,假设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且劳动者生产率在一国内是固定的,所以规模报酬不变。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模型假设生产技术相对不同,假设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且劳动者生产率在一国内是固定的,所以规模报酬不变。

(3)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配置模型或资源禀赋模型以及特定要素模型假设两国技术水平相同,但是要素的资源禀赋不同,各种要素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而且规模报酬也是递减的。

(4)保罗•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贸易模型假设两国技术水平相同,假设规模报酬递増。

(5)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假设各国的生产函数和生产技术是可变的,生产技术会随时间变动。

12.假设A 国是个劳动力充裕的国家,以劳动力和土地两种要素生产服装和玉米。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玉米是土地密集型产品。给定A 国作为一个小国参加自由贸易。

(1)A 国会出口什么产品?

(2)A 国国内服装和玉米的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化?

(3)假设突然有大批移民进入A 国,对该国的生产、贸易量和福利有什么影响?请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