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355建筑学基础[专硕]之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巴洛克建筑
【答案】巴洛克建筑是指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以炫耀财富、装饰复杂、外形自由、追求动态等为其主要特征,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在建筑设计手法上开创了新领域。
2. 十字拱
【答案】十字拱是一种拱券形式,即相交的筒形拱。它覆盖在方形的间上,只需要四角有柱子,而不必要连续的承重墙,解放了建筑的内部空间;而且便于开侧窗,有利于大型建筑物的采光。它是拱券技术的极有意义的重大进步。
3. 罗亚那塔式柱头
【答案】罗亚那塔式柱头是指采用了大小柱式组合的形式,从底部看是两个柱子,但其柱头上却采用了连续的雕刻装饰的柱头。这种柱头是仿照自然界生长的植物样式做装饰,用一种自然的方式将两个柱头联系在一起。这种做法在古典建筑中非常新颖。
4. 火焰式风格
【答案】火焰式风格是法国后期过度讲宄装饰和变化的哥特式风格,讲宄曲线的变化和组合形式,因其装饰图案如燃烧的火焰而得名。其独特之处在于纵横的曲线上突出的尖角,如同交错的玫瑰花刺一样。
二、简答题
5. 中亚和伊朗的陵墓建筑有何特征?
【答案】中亚和伊朗的陵墓建筑的特征有:
(1)陵墓建筑强调垂直轴线,体形简洁稳定、风格厚重朴实、形象端庄浑穆。
(2)大型陵墓在正立面的墙角处设圆形或八角形高塔,下部附在墙角上,上部耸出在檐口之上。
(3)集中式的形制用于陵墓。集中式的构图,强调垂直的轴线,体形简洁稳定、厚重朴实,因而端庄浑穆,纪念性很强。
(4)中亚和伊朗纪念性建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正面中段檐口升高,正中设一个通高的大凹
龛,上面是半个拱顶,凹龛底上深处是门洞。这个龛就叫伊旺。再后,穹顶下有了鼓座。撒马尔罕城外沙赫一辛德陵园里大多数陵墓属于这一类。
6. 朝鲜和日本主要继承了中国哪个朝代的建筑风格?
【答案】朝鲜和日本自古就同中国有亲密的文化交流关系。他们古代的建筑和建筑群,无论在平面布局、结构、造型或装饰细节方面,都同中国有共同的或相近的特点。由于交流的关系始终不断,所以中国建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变化,在朝鲜和日本的建筑里都有所反映。不过,他们最全面和最大量地吸收中国文化的时期,正当中国的唐朝,此后的吸收,在规模上和组织性上都远远不及。所以,朝鲜和日本的建筑中保存着比较浓厚的中国唐代建筑的特色。
7. 超级巴洛克建筑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西班牙是耶稣教团的老巢,天主教堂建筑中流行巴洛克式,而且怪诞堆砌,称为“超级巴洛克”。该建筑的特点是体积起伏、光影浮夸、构图狂乱、怪诞荒唐,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8. 有机建筑。
【答案】(1)有机建筑的含义
有机建筑是由美国著名的现代主义大师赖特提出的。赖特认为每一种生物的特殊外貌,是由其内在因素决定的。每个建筑的形式、构成,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问题的解决,也同样地需要依据各自的内在因素进行思考,力求合情合理。赖特十分欣赏中国老子的哲学,该思想“道法自然”为核心,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因为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得名“有机建筑”。
(2)有机建筑的代表作
①1902年赖特在芝加哥设计的威利茨住宅。
②1907年在伊利诺州河谷森林区设计的罗伯茨住宅。
③1908年在芝加哥设计的罗比住宅。
三、绘图题
9. 凡尔赛宫平面图.
【答案】
图 凡尔赛宫总平面图
10.拜占庭建筑的帆拱的示意图。
【答案】
图
四、论述题
11.圣索菲亚大教堂建造于哪个时期?是哪种建筑风格的代表作?它的内部空间有何特点?主要建筑特色是什么?
【答案】(1)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造时期
圣索菲亚大教堂建于532~537年,是东正教中心教堂,用来举行重要议典的场所,是拜占庭帝国极盛时期的纪念碑,世界第二大教堂。
(2)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风格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其建筑风格是集中式的。
(3)圣索菲亚大教堂内部空间的特点
内殿东西长77米、南北宽71.7米。前面有两跨进深的廊子,供望道者用。连廊子一起总长100m. 廊子前面原来有一个院子,周围环着柱廊,中央是施洗的水池。穹顶直径32.6米、高15米、40个肋窗、中心距地55米高。该教堂是集中式的复合延展空间、空间组合的重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