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石河子大学MBA教育中心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财务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流动比率
【答案】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变现能力和偿还短期债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具体指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这个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流动负债得到偿还的保障越大。但是,过高的流动比率可能意味着企业流动资产中的资金未能有效地加以利用,可能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一般认为,生产企业合理的流动比率应该是2或者更高。
2. 年金现值与年金终值
【答案】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折旧、利息、租金、保险费等均表现为年金的形式。年金按付款方式,可分为后付年金(普通年金)、先付年金(即付年金)、延期年金和永续年金。
年金现值即为一定期间每期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的现值之和;年金终值犹如零存整取的本利和,是一定时期内每期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年金现值与年金终值相比,前者是未来一定期间内一系列等额收付款项的现在值,而后者则是未来一定期间内一系列等额收付款项的未来值。
3. 回归分析法
【答案】回归分析法是假定资本需要量与营业业务量(如销詹数量、销售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而建立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历史有关资料,用回归直线方程确定参数预测资金需要量的方法。其预测模型为:Y=a+bX。式中,Y 表示资本需要总额;a 表示不变资本总额;b 表示单位业务量所需要的可变资本额;X 表示经营业务量。
其中,不变资本是指在一定的营业规模内不随业务量变动的资本,主要包括为维持营业而需要的最低数额的现金、原材料的保险储备、必要的成品或商品储备,以及固定资产占用的资金。可变资本是指随营业业务量变动而同比例变动的资本,一般包括在最低储备以外的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所占用的资本。
4. 股利无关论
【答案】股利无关论认为,企业的股权政策不会对公司的股票价格产生任何影响。该理论是由美国股票财务学专家米勒(Miller )和莫迪格莱尼(Modigliani )于1961年在他们的著名论文《股
利政策、增长和股票价值》中首先提出的,因此,这一理论也被称为MM 理论,MM 理论认为,投资者不会关心公司的股利的分配情况,公司的股票价格完全由公司投资方案的获利能力所决定,而并非取决于公司的股利政策。在公司有较好的投资机会的情况下,如果股利分配得较少,留利较多,公司的股票价格也会上升,投资者可以通过出售股票来换取现金;如果股利分配得较多,留利较少,投资者获得现金后会寻求新的投资机会,而公司仍可以顺利地筹集到新的资金。所以,股票价格与公司的股利政策是无关的。
5. 每股盈余无差别点
【答案】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是在计算不同融资方案下企业的每股收益(EPS )相等时所对应的盈利水平(EBIT )基础上,通过比较在企业预期盈利水平下的不同融资方案的每股收益,进而选择每股收益较大的融资方案。
6. 融资租赁
【答案】又称长期租赁,是指出租人按照租赁协议或合同,购买承租人所需的设备,并将其出租给承租人长期使用的一种租赁方式。
7. 每股收益
【答案】每股收益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其公式为每股收益=净利润+年度末普通股份总数。计算每股收益时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合并报表问题、优先股问题、年度中普通股増减问题、复杂股权结构问题。使用每股收益分析盈利性时要注意的问题:①每股收益不反映股票所含有的风险;②不同股票的每一股在经济上不等量,限制了每股收益的公司间比较;③每股收益多,不一定意味着多分红,还要看公司股利分配政策。
8. 财务风险
【答案】财务风险也称筹资风险,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与筹资有关的风险,尤其是指在筹资活动中利用财务杠杆可能导致企业权益资本所有者收益下降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
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必然会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由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借款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得企业资金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借款利息率。由此产生了筹资风险。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当息税前利润下降时,税后利润下降得更快,从而给企业权益资本所有者造成财务风险。
9. 期望报酬率
【答案】期望报酬率是根据未来各可能报酬率的均值来反映的。也就是说,一项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就是它未来各可能报酬率的均值。
10.安全存量
【答案】安全存量是指为了防止因生产量增加或提前领料,使当月耗用量超过计划或因故延迟交货等特殊原因,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保险储备量,称之为安全存量(也称为保险储量)。其多少取决于最长交货期、每天最大用量与正常交货期、每天正常用量。其计算公式为:
安全存量=(预计每日最大耗用量一预计平均每日耗用量)X 提前曰数
11.最优/最优资本结构(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
,是指企业在适度财务风险的条件下,能【答案】最优资本结构(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 )
够使企业资本成本最小并因而使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即使财务杠杆利益、财务风险、资本成本、企业价值等之间实现最优均衡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决策的实质就是寻求企业最优的资本结构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对此,人们提出了许多对企业最优资本结构进行判断与衡量的分析方法及其定量标准。主要有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权益资本收益率法、EBIT —EPS 分析法、企业价值最大化法等。
从理论上讲,最优资本结构是存在的,但由于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经常发生变化,寻找最优资本结构十分困难。确定资本结构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财务管理人员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但这些方法并不能当作绝对的判别标准。在应用确定资本结构的方法时,还应结合其他因素,以使资本结构趋于最优。
12.除权与除息
【答案】(1)除权指当股份公司向股东分配权利时,从股票的市值中将公司配给股东的权值去掉的行为。除权的过程是:要办理除权手续的公司应先报经主管机关核定,获准除权后,公布除权日期,即除权日,在除权日进行股权登记的股份有权参加股利分配、获得优先股权;在除权日之后持有的股份没有这些权利。
(2)除息指当股份公司决定对股东发放现金股息时,减除交易中股票每股领取股息的权利。其过程是股份公司获主管机关核定后确定一段时间为除息日,除息日进行股权登记的股份才有权参加股息分配;除息日之后持有的股份,无权参加股息分配。
二、简答题
13.财务分析的应用领域有哪些?如何区分财务分析基本内容与财务分析应用内容?
【答案】(1)对财务分析产生与发展在早期做出重要贡献的是贷款人和投资者,正是他们对财务报表信息的需要影响着财务分析的产生和发展。在近代,企业经理、银行家和其他人对财务信息的需要进一步影响着财务分析的发展进程。
20世纪初,财务报表开始大规模使用于信贷项目,财务分析开始出现,主要是财务报表的比较,并在投资领域开始了财务分析的应用。
现代财务分析的领域不断扩展,全面、系统的筹资分析、投资分析、经营分析是财务分析的基本领域。随着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和现代公司制的出现,财务分析在资本市场、企业重组、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