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考研必备复习题库3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舆论不一律
【答案】舆论不一律是指人民内部的不同群体,由于在职业、阶层、经济利益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对社会生活中的许多事件和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形成不同的舆论。这种舆论的不一律,是必然的、普遍的和经常的。
2. 拟态环境
【答案】拟态环境是说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概念,由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是指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
3. 突发性新闻
【答案】突发性新闻是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例如,突然发生的灾难(空难、火灾、车祸等等),突然爆发的战争,突然生变的政局,不期而至的天灾(地震、海啸、暴风),等等。这类新闻常常是新闻媒介的主角。它有明确的发生时间。
4. 新闻道德
【答案】新闻道德,是职业道德体系中的一种,是新闻职业道德的简称。新闻道德是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概念,反映的是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遵循的各种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拥有的道德观念、道德品性等的总和。新闻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新闻道德,是指新闻传播(大众传播)业的行业道德。新闻从业人员或者大众传媒自身,遵循一般的社会公德(新闻职业道德与一般的社会公德联系较为密切)和本行业的专业标准,对其重要行为进行理性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二、简答题
5. 请简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具体有哪几方面的内容?
【答案】新闻事业是党领导的整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党的领导下报道新闻,传播信息,反映舆论,进行社会教育,提供文化娱乐,发挥着宣传工具和舆论机关的作用,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具体地说,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有以下二个方面的内容:
(1)在思想上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事求是。
第 1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