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人给刑法所保护的客体造成的危害是指() 危害社会行为。 危害结果。 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 犯罪的目的。 犯罪故意和过失。
缺钾性碱中毒时出现反常性酸性尿,原因是()。 肾小管排K+减少H+增多。 血中H2CO3升高。 肾小管对HCO3-的重吸收增加。 Na+-H+交换减少。 以上都不是。
女性40岁,有胆囊结石病史2小时前,无诱因突发上腹剧痛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查体:体温37.5℃,巩膜无黄染,上腹部压痛;反跳痛,以中腹偏左为重。血淀粉酶1024U/dl,尿胆红素(++)。B超显示:胆囊3cm×7cm大小,多发强回声伴声影,0.5-0.8cm大小,胆总管直径0.9cm,胰腺增大,胰周渗出。入院后非手术治疗3日,腹痛缓解。复查B超示:胆总管直径0.5cm.尿胆红素(一),尿淀粉酶64U/dl。最可能的原因是() 胆囊结石在颈部嵌顿。 胆总管结石下段嵌顿。 十二指肠憩室炎。 急性胆囊炎。 结石一过性通过胆总管下段。
女性,48岁,5年前患右上肺结核,痰菌阳性,经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治疗6个月,痰菌转阴,病灶明显吸收,自行停药,未再随访。近1个月来感乏力,2天前起咳嗽,痰中带血就诊。X线胸片示右上肺大片密影,边缘不清,密度不均,高密度病灶部分隐约见有钙化。侧位病变位于肺上叶尖后段,呈团块状,约4cm×4.5cm大小,边界毛糙。家庭中近期有人患肺结核。本例治疗方案拟定在下列组合中以哪一组比较适合() 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原方案不变。 利福平、吡嗪酰胺与氟嗪酸3种新药联合。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联合。 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原方案再加环丙沙星。 利福喷汀、吡嗪酰胺与阿米卡星联合。
患者求医、医生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医生和患者不是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具有()特点。 在医患关系中患者处于脆弱和依赖的特殊地位。 当患者求医时自己的健康、命运,甚至生命处于危险之中。 患者的求医行为隐含着对医生的信任。 由于医学知识上的不平等,使患者处于脆弱的不利的地位。 以上都是。
栓剂质量评价中与生物利用度关系最密切的测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