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生命科学学院610分子生物学之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内含子(intron )与外显子(exon )

【答案】内含子(intron )是指真核基因中的非编码序列,又称插入序列(IVS ),只转录,在前体mRNA 加工时被剪切掉;

外显子(exon )是指真核基因中的编码序列,是一个基因表达为多肤链的部分。

2. 阻遏蛋白

【答案】阻遏蛋白是指一类在转录水平对基因表达产生负控作用的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与DNA 结合,一般具有诱导和阻遏两种类型。

3. 等电聚焦

【答案】

等电聚焦是指利用蛋白质分子或其他两性分子的等电点的不同,在一个稳定的、连续的、线性pH 梯度中进行蛋白质的分离和分析的技术。

4. 操纵子

【答案】操纵子是指原核生物基因中,多个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排列在基因组序列中,构成信息区,连同上游启动区和操纵基因区及下游转录终止区一起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

5. 断裂基因

【答案】断裂基因是指在真核生物结构基因中,编码某一个蛋白质不同区域的各个外显子并不连续排列在一起, 而常常被长度不等的内含子所隔离,形成镶嵌排列的断裂方式。所以,真核基因常被称为断裂基因。

6.

【答案】即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是指一种利用非放射性的劳光信号对原位杂交样本进行检测的技术。它将荧光信号的高灵敏度、安全性,荧光信号的直观性和原位杂交的高准确性结合

起来,通过荧光标记的DNA 探针与待测样本的DNA 进行原位杂交,在荧光显微镜下对荧光信号进行辨别和计数,从而对染色体或基因异常的细胞、组织样本进行检测和诊断,为各种基因相关疾病的分型、预前和预后提供准确的依据。

7. 密码子偏爱性(codon preference)

【答案】密码子偏爱性是指不同种属的生物对简并密码具有不同的使用频率的现象。

8. Non-Watson-Crickbasepairing

【答案】非沃森-克里克式碱基配对。非沃森-克里克式碱基配对是指不完全依照Α-T/U,C-G 配对的一些碱基配对现象,如U-G 配对。

9. Edman 降解(Edman degradation)

【答案】Edman 降解是指由P. Edman于1950年首先提出来的,最初用于N 端氨基酸残基分析,现在用于肽端 氨基酸序列测定的实验技术,

其原理是异硫氰酸苯酯能与多肽或蛋白质的游离一末端氨基的反应,切下与之反应的那个氨基酸残基,这样蛋白质或多肽链就减少了一个残基,而且在它的N 端又暴露出一个新的游 离的α-末端氨基,又可参加第二轮反应,如此重复,就可以测出n 个残基的顺序。

10.转录单位(transcription unit)

【答案】转录单位是指从转录起始位点到转录终正位点所对应的、作为RNA 聚合酶模板的基因序列范围,可以是单一基因,也可以是多个基因。一个转录单位就是从启动子到终止子的一段序列,是一段以一条单链RNA 分子为表达产物的DNA 片段,这是转录单位的重要特征。

二、简答题

11.简述癌细胞的主要生物学特征。

【答案】癌细胞是恶性肿瘤细胞的通称,主要特征有:

(1)细胞生长和分裂失去控制,表现为核质比增大,分裂速度加快;

(2)具有侵润性和扩散性,表现为细胞黏着性下降,易于侵润周围健康组织,或通过血液循环、淋巴途径转移到其他部位黏着和增殖;

(3)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变化,异常表达一些膜受体蛋白,便于和别处的细胞黏着生长,并借此逃脱免疫监控;

(4)蛋白表达谱或蛋白活性发生改变,癌细胞常表达一些胚胎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具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等;

(5)转录谱系发生变化,与正常细胞相比,其基因表达及调控方向发生改变;

(6)体外培养中具有一些特点,如接触抑制丧失,在琼脂培养基中可形成细胞克隆等。

12.说出免疫共沉淀实验的原理与过程,比较酵母双杂交技术和免疫共沉淀技术在研究蛋

白质相互作用方面的优缺点。 【答案】(1)免疫共沉淀

①优点

a. 参与相互作用蛋白是天然状态;

b. 蛋白的相互作用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

c. 分离得到的蛋白复合物是天然状态的。

②缺点

a. 灵敏度不高,检测不到低亲和力和瞬时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b. 相互作用的蛋白质需要第三者来连接;

c. 方法存在冒险性,必须根据实验预测结果选择检测抗体,若预测不正确,实验就得不到结果。

(2)酵母双杂交系统

①优点

a. 不用纯化蛋白质等繁琐步骤;

b. 结果真实性高,其在活细胞中进行;

c. 检测灵敏度高,可检测存在于蛋白质之间的微弱的和瞬时作用;

d. 可分析不同部位、不同细胞蛋白,可采用不同组织、器官、细胞类型和分化时期材料构建cDNA 文库来进行分析。

②缺点

a. 其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定位于细胞核内,而许多蛋白间的相互作用依赖于翻译后加工如糖基化、二硫键形成等不能在核内无法进行;

b. 某些辅助蛋白限制了某些细胞外蛋白和细胞膜受体蛋白等的研究;

c. 存在着“假阳性”。

13.某些动物的部分器官切除后可再生,如蝾螈的前肢。你认为再生的过程中包括了哪些细胞生物学事件?

【答案】再生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广义的再生包括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与器官水平、整体水平的再生,但一般再生是指生物体缺失部分后重建的过程。在蝾螈前肢再生的过程中,包括细胞凋亡、细胞去分化、再分化等一系列的生物学事件。例如,蝾螈前肢的伤口处部分细胞凋亡,多数细胞经去分化形成间充质或纤维细胞 样的细胞团,再由这些细胞再分化形成以有序方式排列的从肱骨直到指骨的完整肢体,该过程由同源异型基因的表达模式调控。

14.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意义。

【答案】人类基因组计划于20世纪90年代启动,计划测定人类单倍体染色体组中约30亿碱基对序列,解析人类基因组中携带的有关人类个体生长发育、生老病死的全部遗传信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1)

确定人类基因组中约

于研究基因的产物及其功能;

(2)了解转录和剪接调控元件的结构和位置,可以从整个基因组结构的宏观水平上了解基因

个编码基因的序列基因在基因组中的物理位置,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