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837传播学基础(B)之《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1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法治

【答案】新闻法治是争取民主与自由的产物,同时又是促进民主与自由、实行正当新闻自由的强制性规范。把新闻活动纳入一定的法理体系,即纳入法的正义与公平,构成了新闻法治的理念。新闻活动的法律规范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制定专门的新闻法(义称成文法),另一种是在宪法、刑法、民法、保密法、著作权法、判例法等法律中含有适用于新闻出版的法律条款(又称条文法),对媒介行为进行必要的保障和限制。新闻活动的法治,既是新闻自由的重要保障,也是新闻控制的主要手段。

2. 噪音

【答案】“噪音”,是指非传播者本意而加之于其发送的信息的附加物和阻塞有效信息通过的干扰。在传播学中,噪音在通常意义上是指“任何非属信息来源原义而加之于其信号的附加物”。对新闻信息而言,“噪音”是一种无用、虚假及有害的信息,它给受传者增加了不确定性和误差。新闻传播工作实际是不断地从大量的信息中,剔除不必要的噪音,把更为贴近信息原义的新闻传递给受众的过程。

3. 新闻选择

【答案】新闻选择,是指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事实、新闻作品的衡量与取舍。因为新闻和新闻报道的主体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所以实质上新闻选择就是对能构成新闻的事实的选择。处于不同新闻流程中的新闻传播活动者,有着不同的新闻选择。作为第一把关人和实际操作者的新闻传播者,他的新闻选择是最重要和最主要的。

4. 人的需要表现的五个层次

【答案】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 )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人的需要,表现为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如衣、食、住、行; (2)安全需要,如入身安全、职业安全; (3)社交需要,如友谊、情感、归属; (4)心理需要,如自尊、尊重、权威、地位; (5)自我实现需要,如胜任感、成就感。

5. 新闻自由

【答案】新闻自由这一概念,从字面上看,是指搜集、发布、传播和收受新闻信息的自由,包括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