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测验标准化
【答案】测验标准化是指测验编制和施测所遵循的一套标准程序。其内容包括确定目的、科学命题、选取代表性样本、做题目分析、确定统一的指导语和施测条件、规定评分与解释、分析测验的信度、效度等。其目的在于使编制或修订的心理测验符合标准测验条件的程序。如果测验结构好,样本大且有足够代表性,对所测查的心理变量是在符合常模要求的标准情况下取样的,其测验就是标准化的、有成效的。
2. 项目分析
【答案】项目分析是指对测验或量表的项目质量的分析研究。其内容包括:
①题目的难度分析。难度指标是测验取舍题目与编排题目顺序的依据。
②题目的区分度分析。指一个项目是否能把某一团体的不同水平的人区分开。一般用题目得分与外在效标的相关系数,或与测验总分的相关系数为指标及求高低分组通过率之差等。
③广义的项目分析还包括定性分析,即从题目的思想性、内容取样的适切性以及表达是否清楚等方面加以评鉴。
二、简答题
3. 心理与教育测量从卡特尔到比内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什么特点?
【答案】(1)心理与教育测量从卡特尔到比内的发展过程
卡特尔是美国心理学家,首次提出了“心理测验”这个术语。卡特尔认为,心理学只有立足于实验与测量,才能达到如同自然科学的准确性;心理测验只有建立普遍的统一标准,并要与常模相比较,才能充分地实现其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这些观点都已成为测量学上的重要观念。
比内认为,测量比较复杂的心理功能,不必苛求精确度,因为这些功能的个别差异较大。他认为智力是高级心理过程,包括推理、判断以及动用已知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比内与其助手西蒙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一一比内一西蒙量表,史称1905年量表,可用来测量各种能力,特别是判断、理解和推理能力。
(2)特点
心理与教育测量从卡特尔到比内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点:
①测量对象逐渐扩大和复杂化。卡特尔的测量对象主要是肌肉力量等一些低级的机能,而比内开始开始涉足高级的心理机能比如人的智力等。
②测验法开始系统化。卡特尔最早提出“心理测验”这一概念,但是比内给测验法以有系统的、
精密的设计。比内的智力测验出现了以后,测验法才真正完善起来。
4. 与经典测验理论相比,项目反应理论有哪些优良性质?
【答案】与经典测验理论相比,项目反应理论基本上突破了经典理论的公理体系,避免了经典理论由于先天不足而产生许多限制的弱点。项目反应理论的优良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题目参数的跨群体不变性
项目特征曲线是被试正确作答概率对其潜在特质水平的回归曲线,统计学上已经可以证明回归线是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本质关系的描写,在许多情况下不受样本分布的影响。
(2)潜在特质量表的可选择性
量表的可选择性实际上指量表的参照点和度量单位可以任意选择而其回归函数值保持不变。利用这一性质,可以使来自不同试卷、不同被试施测的所有潜在特质参数与题目参数定义在同一度量系统上。项目反应理论的这一优良性质为进行测验等值提供了理论基础。
(3)参数设计的科学性
项目反应理论参数设计的科学性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题目难度参数b 与被试潜在特质参数0定义在同一度量系统上。这一性质为选择与被试水平匹配的试题施测创造了条件。
②区分度参数与难度参数相互独立。这一性质为在任何难度水平上选择高区分度试题提供了保证。
③伪机遇参数的实证性。这使得试题筛选重实际性能而不拘于表面形式。
(4)信息函数概念的引进与信息函数的可加性
①项目反应引进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测验题目信息函数。项目反应理论定义测验试题的信息函数为:
②项目反应理论证明,对于一个潜在特质水平值为的被试,试题i 施测于他时,所得9值的测量标准误差为:
③可以证明试题的信息函数与试题的区分度成正比,与伪机遇水平成反比,与减b 的差的绝对值成反比。
④项目反应理论进一步说明测验题目信息函数具有可加性,累加值称为测验信息函数,
记为
同样,整个测验的测量标准误差为:
5. 简述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的构成及特点。
【答案】韦氏智力测验根据被试年龄的不同,分为韦氏幼儿智力测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和
韦氏成人智力测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 )于1949年编成,用于6〜16岁的青少年。
(1)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构成
该量表包括2个分量表共12个分测验。
①言语分量表
a. 常识测验,测查一般知识、兴趣及长时记忆等能力;
b. 领悟测验,测查判断和社会适应能力;
c. 算术测验,测查心算、注意力和短时记忆能力;
d. 相似性测验,测查抽象概括能力;
e. 数字广度测验,测查注意力和短时记忆能力;
f. 词汇测验,测查词汇、言语表达和长时记忆等能力。
②操作分量表
a. 数字符号测验,测查注意力、短时记忆力、眼手协调运动和思维灵活性等能力;
b. 图画填充测验,测查知觉和视觉空间组织能力;
c. 木块图测验,测查空间关系、空间结构和眼手运动协调能力;
d. 图片排列测验,测查部分与整体和逻辑联想能力;
e. 物体聚合测验,测查想象力、利用线索和眼手协调能力;
f. 迷津测验,测查空间知觉、计划和眼手协调能力。
言语分量表中的数字广度测验和操作分量表中的迷津测验是备用测验。
(2)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特点
①测量具有复杂的结构,测验题目按难易程度排列。不仅包含言语量表,还包含操作量表。言语分测验与操作分测验交替进行。
②采用分量表的形式,将测验同一种智力的项目集中起来汇成分测验,各种年龄的受试者接受同样的分测验,这样可以对各种智力进行比较,且节省指导测验的时间。
③用离差智商来表示智力,其平均分为100, 标准差为15。
6. 试谈智力测验的效度问题。
【答案】传统的智力测验是在智力G 因素论的基础上编制的,因此,若测验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那么我们便认为它基本测出了个体在智力G 因素上的水平高低。但对于智力实质的看法,学界始终无法统一。关于智力测验的结构效度,目前只能做狭义的解释,即以不同智力理论模型为基础的智力测验,其结构效度应具备不同的含义,并且最终对测验结果的解释亦相应不同。因此,在选择和使用智力测验时,这是一个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7. 求取两平行测验之间的回归方程,可以建立两测验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能不能称为等值关系,为什么?
【答案】(1)测验等值
测验等值是指寻找到不同测验形式之间分数的转换关系,把所有不同形式测验的分数都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