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学院无机与分析化学2009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苏 州 科 技 学 院
二○○九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081704应用化学 考试科目:无机与分析化学 科目代码:820 请考生注意:试 题 解 答 务 请 考 生 做 在 专 用 “答题纸” 上;
做在其它地方的解答将视为无效答题,不予评分。
一、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两性物质 2. 置信区间 3. 后沉淀现象 4. 互补色
5. 盐效应 6. 标准态 7. 配位原子 8. 基元反应
二、简答题(共8小题,每小题7分,共56分)
1.简述甲醛法测定铵盐的基本原理, 要求写出反应式、滴定剂、指示剂及化学计量比等。
2.利用生成BaSO 4沉淀在重量法中可以准确测定Ba 2+或SO 42-, 但此反应用于容量滴定, 即用Ba 2+滴定SO 42-或相反滴定, 却难以准确测定, 其原因何在?
3.PAN 在pH = 2 ∼12范围内呈黄色,它与Cu 2+等金属离子的络合物显红色,但它与Ca 2+不显色。为此,在pH = 10∼12时,加入适量的CuY ,即可用PAN 作为EDTA 滴定Ca 2+的指示剂,简述其原理。
4.已知有两种钴的配合物,它们具有相同的分子式Co(NH3) 5BrSO 4,其间的区别在于第一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入BaCl 2时产生BaSO 4沉淀,但加AgNO 3时不产生沉淀;而第二种配合物则与此相反。写出这两种配合物的化学式,并指出钴的配位数和氧化数。
5.在进行络合滴定时, 为什么要加入缓冲溶液控制滴定体系保持一定的pH?
6. 硝酸的沸点温度比水的沸点温度低得多,为什么?
7. 请阐述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并解释为什么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8. 空气中的氮气为何十分稳定,请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
三、计算题(共6小题,1-4小题每题10分,5-6小题每题15分,共70分)
1. 分别从酸HA 及其共轭碱NaA 配制成pH 为5.00和6.00两种缓冲溶液X 和Y ,设两种溶液中HA 的浓度均为0.5000 mol/L。若将这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 是多少?设K a (HA)=1.00 × 10-5。
第 1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