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货币银行学1999答案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答案部分
南开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金融学
考试科目:货币银行学
一、 名词解释 (每题5分, 共20分)
(1)货币交易需求 :指为满足日常交易活动所要求持有的货币余额。它是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的。货币交易需求主要决定于人们的收支水平和收支时距。假定支出水平是收入的稳定函数,则货币交易需求也就是总收入的正相关函数,通常与收入水平呈相同方向变化。收支时距也是影响货币交易需求的重要因素。从本质上讲,货币交易需求来自收支时差,如果收入与支出是同步的,人们也将不会存在交易需求。所以,在收入既定时,收支时距越长,货币交易需求越大;相反,收支时距越短,货币交易需求越小。
一般来说,满足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数量取决于收入水平,并与收入多少成正比,所以可将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看作是收入的增函数,用图可表示为:
图 交易动机货币需求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图 交易动机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关系
同时,凯恩斯认为,货币交易需求取决于收入,而同利率无关,如图所示。
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汉森(A ·H ·Hansen )在《货币理论和财政政策》一书中,就对凯恩斯的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他指出,当利率上升到相当高的程度时,货币的交易余额也会具有利率弹性。
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William Ballmol)发表了《现金的交易需求——存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