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大学电视艺术概论、电影学导论(同等学力加试)之艺术概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野兽主义艺术
【答案】野兽主义艺术是20世纪初产生于法国的一个美术流派,是西方现代艺术中最早的一个派别,代表人物是马蒂斯。野兽主义追求强烈的主观表现,注意吸收东方和非洲艺术的表现手法,采用单纯强烈的色和粗犷造型创造一种有别于西方古典绘画的新样式。野兽主义强调绘画主题的抽象化表现,主张树立新的绘画准则。
2. 有意味的形式
【答案】“有意味的形式”是英国艺术批评家克利夫·贝尔提出的对艺术本质理解的表述。贝尔通过“后印象主义”的绘画,发现了线条、色彩的构成关系与排列组合在绘画作品中具有的独立价值和意义,他把这些构成方式和排列组合视为“有意味的形式”。贝尔的理论细加推敲不难发现其循环论证的毛病,但是它直接为塞尚以来的现代主义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在美学上影响深远。
3. 劳动说
【答案】劳动说是19世纪末叶以来,在欧洲大陆许多民族学家与艺术史家中广为流传的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理论。俄国普列汉诺夫通过对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原始绘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文献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引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原始艺术是适应着劳动的需要并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例如集体劳动中产生“节奏”和节奏感,节奏又促成音乐、舞蹈等艺术类型的发生。
4. 包豪斯
【答案】包豪斯是1919年德国创办的一所设计学院,它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设计学院,创始人是德国著名的建筑家格罗皮乌斯。包豪斯学院在教学思想上强调集体工作方一式,强调标准化,强调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的结合,试图将教学的中心从比较个人的艺术型教育体系转移到理工型体系的方向上来,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艺术与技术双重才能的设计人才。包豪斯学院在建筑设计乃至整个工业设计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5. 大众狂欢
【答案】大众狂欢是当代中国电视文艺理论学中一种对娱乐节目的研究学说。它将当代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大众狂欢”的场面分为两种:一是以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代表的
各种类型的综合性电视文艺晚会的兴盛; 二是以娱乐受众为标榜的各种类型的游戏娱乐节目的蜂起。这些娱乐游戏类节目具备一定的大众参与性,它们一改以往综艺节目中观众的被动欣赏为主动介入,将观众拉入节目,使其成为舞台上的主角,如《幸运520》、《开心辞典》、《开门大吉》等,都抛弃了用明星来拉动收视率的方式,而改用平民参与的方式来引起坐在电视机前的收视群体的共鸣感。此外,还有仿制国外“流行偶像娱乐”的节目,如《超级女声》(湖南卫视)、《我是歌手》(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湖南卫视)、《两天一夜》(四川卫视)、《我是中国星》(华娱卫视)、《梦想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好声音》(浙江卫视)等以制造平民偶像为噱头的娱乐节目。
6. 互动性
【答案】互动性是指社会交往活动,主要是人的心理交感和行为交往过程。德国社会学家G. 齐美尔在其于1908年所著的《社会学》一书中最早使用“社会互动”一词。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米德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人类心智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形成和社会组织与制度的建立是社会互动的主要过程,也是社会互动产生的主要条件。互动的类型主要有:①语言的互动与非语言的互动; ②正式的、有组织的互动与非正式的、无组织的互动:③传统的、习惯方式的互动与现代的、创新方式的互动等。
7. 艺术构思
【答案】艺术构思是艺术家在既定的艺术心理定势和创作目的的指导下,围绕从生活的暗示中初步形成的主题意向,运用艺术思维对与此有关的生活素材进行工、提炼和组合,从而在头脑中孕育出一个完整而独特的艺术意象,其实质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艺术构思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上承观察和体验生活,下接意象物化,是将生活表象和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高度融合的典型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想象和情感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8. 艺术的真实
【答案】艺术的真实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形象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表现主观世界。其内涵包括三方面:艺术的真实是假定的真实,审美化的真实,艺术中的形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或再现,仅在视觉或听觉上感到它们的真实存在; 艺术的真实不仅是现象的真实、而且是本质的真实,是现象的真实与本质的真实的统一,通过对现象的真实反映达到对本质的把握; 艺术的真实不仅是再现的真实,而且是表现的真实。
二、简答题
9. 简述艺术发展规律的几种观点。
【答案】艺术是发展的,艺术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探讨艺术发展的规律是艺术理论的重要任务。在艺术理论的发展史上,绝大多数的艺术理论家都认为应当从两个方面探讨艺术发展的规律:第一,揭示艺术发展的客观过程,阐释艺术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间的联系,这是艺术发展
的模式; 第二,探究艺术发展的原因,阐释艺术作品与社会发展原因的关系,这是艺术发展的动力。艺术发展模式论和艺术发展动力论主要表现为:
(1)艺术发展模式论
对艺术发展模式的探讨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①认为“草创——繁荣——衰亡”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史家,认为永恒不变的艺术是没有的,一切艺术的发展规律有如生命的发展一样,经历着“童年草创期——壮年繁荣期——老年衰落期”这几个阶段。这一学说确实揭示了艺术规律的某些方面。它可以使人透过艺术现象从宏观上把握据主导地位的艺术风格的发展脉络。但是,这种观点在论述艺术的发展时,必须首先设立一个明确的价值标准作为建构艺术发展阶段的根据,所以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片面性。
②认为“否定之否定”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否定之否定”是黑格尔首先提出的。黑格尔认为“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具体表现为“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的发展过程。我们认为,“否定之否定”是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但它在艺术发展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绝不仅仅限于“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这一形式。另外,艺术发展是由无限多的阶段构成的,任何三个阶段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③认为“两极之间的变化”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黑格尔致力于艺术发展的客观描述,认为艺术发展的规律是“两极之间的变化”,这对立的两极就是“视觉的”与“触觉的”,艺术发展过程就是在对立两极之间的变化过程。20世纪瑞士艺术家沃尔夫林对艺术发展规律有同样的理解。虽然两人都极力声称自己对艺术发展规律的阐释不带主观色彩、不包含价值评价的纯客观的描述。但是把丰富多彩的艺术现象都压缩到他们所设定的对立两极之间的变化,便多少带有主观的牵强。
(2)艺术发展的动力论
关于艺术发展的动力问题,艺术发展史卜比较有影响力的是人性论的观点。人性论是随着文艺复兴而产生的一种唯心主义历史观,也是一个时代的艺术哲学,认为艺术发展的终极原因是人的本性。
10.为什么说“即将到达高潮前的瞬间,是最能够调动观众想象力的瞬间”?
【答案】之所以说“即将到达高潮前的瞬间,是最能够调动观众想象力的瞬间”,原因在于:
(1)绘画、雕塑、摄影和书法作品具有瞬间性
绘画、雕塑、摄影和书法从本质上讲,都是空间的静态艺术,不适于表现事物的运动和过程。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处于时间和空间之中,根本不存在绝对静止不变的事物。因此,造型艺术要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就必须找到恰当的表现方式,也就是在动和静的交叉点上,抓住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某一瞬间的形象,将它用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固定下来,这就是造型艺术瞬间性的特点。
(2)选取瞬间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