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北大学艺术学院中外美术史之外国美术简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达利
【答案】达利是著名的西班牙画家,以超现实主义作品而闻名。他惯用不合逻辑地并列事物的方法,将人们熟悉的东西扭曲变形,再以精细的写真技术加以肯定,使幻想具有真实性。他对超现实主义、对20世纪的艺术做出了严肃、认真的贡献。代表作有《记忆的永恒》、《悍妇与月亮》、《内战的预兆》等。
2. 《格尔尼卡》
【答案】《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画面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此画结合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这幅用半写实的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组成的画面,给人以深沉的艺术震撼力。这幅杰作已经成为警示战争灾难的文化符号之一,也使格尔尼卡的悲剧永远留在了人类伤痕累累的记忆中。
3. 委拉斯贵支
【答案】委拉斯贵支是17世纪西班牙的巴洛克式画家,也是西班牙具有贵族威严的绘画巨匠。他的大量肖像画都坚持写实原则,并且注重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委拉斯贵支拓宽了17世纪现实主义的艺术道路,其艺术具有民主、民族和批判的色彩。代表作有《酒神巴库斯》、《火神煅造场》、《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纺织女工》等。
4. 乔尔乔纳
【答案】乔尔乔纳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威尼斯画派的画家。他诗一般的画面,并不单纯是一种优美的视觉效果,而且有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他的作品中常包含一种为奇特的理性精神所统领的抒情。他以非凡的天才开创了一代画风,对于16世纪的威尼斯画派有着深远的影响。
5. 哥特式建筑
【答案】哥特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常见于欧洲的主教座堂、大修道院与教堂。其源于法国,遍及全欧洲,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代表了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高峰。其建筑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广泛运用尖券、肋拱,以巨大的彩色玻璃花窗取代墙壁,使得内部空间宽敞、明亮。总体感觉高耸挺拔,充满强烈的向上动感。代表建筑有法国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等。
6. 拉斐尔
【答案】拉斐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和建筑师,与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其作品优雅、秀美,笔下的人物具有温和、高贵的气质,尤其以描绘圣母形象著称。代表作有《雅典学院》《西斯庭圣母》等。拉斐尔所确立的美的样式成为后来学院派的标准之一。
7. 曼坦尼亚
【答案】安德里亚·曼坦尼业是宫廷画家、壁画家、雕刻家和业余的考古爱好者,也是巧世纪帕都亚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绘画作品以透视的大胆、正确,造型的清晰,构图的严整以及对人物内心的描写之复杂深刻为特征。清晰扎实的素描、大胆的线条、轮廓鲜明的形象、形体的雕塑感、强烈的色彩感是他所有作品的共同特征。
8. 波洛克
【答案】杰克逊·波洛克是美国画家以及抽象表现主义运动的主要力量,是20世纪美国抽象绘画的奠基人之一。1943年开始转向抽象艺术。1947年开始使用“滴画法”。波洛克的“行动绘画”摒弃了画家常用的工具、材料,摆脱了手腕、手肘和肩膀的限制,为尔后西方的行动派艺术开了先河。波洛克的创作,反映了美国民族不墨守成规,勇于进取,不断外拓客观世界和内在深处意识的精神,但也表现了美国知识界某些狂躁、忧虑和焦灼不安的情绪。代表作品有《秋天的韵律》、《第三十二号,1950》和《第一号,1950》等。
二、简答题
9. 简述一下鲁本斯的艺术特点。
【答案】鲁本斯,佛兰德斯最伟大的画家,而且可以代表17世纪巴洛克绘画风格在整个西欧的代表。其艺术特点有:
(1)鲁本斯作品数量惊人,题材十分广泛。所作一批以宗教和神话为题材的油画《复活》、《爱之园》、《末日审判》等,笔法洒脱自如,整体感强。
(2)作品形象生动,色彩明亮,装饰性很强,具有一股澎湃的动势。其代表作《阿马松之战》,体现了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3)将文艺复兴美术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义思想和佛兰德斯古老的民族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热情洋溢地赞美人生欢乐的气势宏伟,色彩丰富,运动感强的独特风格,成为巴洛克美术的代表人物,誉满欧洲的绘画大师,对欧洲近代绘画产生r 深远的影响。
10.简述巴西里片的特点。
【答案】(1)巴西里卡的含义:巴西里卡是一种常见的平时供市民集会使用的公共建筑。
(2)其特点有:
①平面呈长方形,中廊较宽,两旁有列柱分隔出过廊;
②中央为一长方形中堂,两侧有较低一点的侧间,在中堂的后部,有一拱门,那里设置一个
高于前面的台座,作为祭坛;
③后来,在台座前又添设了唱诗班座席,两侧则设读经坛;
④室内的光线来自侧间上方的窗子,屋顶做平直的斜坡形;
⑤建筑从外表看来虽然朴素,然而内部装饰却竭尽靡丽之能事。
(3)运用:基督教徒把巴西里卡的形式直接搬用过来,在一端加上祭坛,并饰以宗教题材绘画,为以后的西方基督教堂的样式定下基调。
(4)代表性建筑:圣彼得教堂。于公元320年前后开始兴建,是规模最大的“巴西里卡”教堂之一。
11.简述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优秀画家丢勒的艺术特色。
【答案】阿尔布雷希特·丢勒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他多才多艺,学识渊博,不仅是油画家还是铜版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在建筑与绘画理论方面均有著作出版,特别是在油画和版画上都达到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其艺术特色表现在:
(1)丢勒继承了德国民族美术的传统,又广泛接触过南、北欧的进步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作品中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即使在宗教画中也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塑造了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
(2)其版画刀法严谨,线条精细缤密,把中世纪为印刷《圣经》而延续下来的木刻图画提高到一种具有高度技巧性的艺术。
(3)其油画则精于写实,气魄宏大,色彩鲜丽灿烂,将威尼斯画派的色彩技巧与德国式的理性思想完美结合起来。代表作有版画《四骑士像》、油画《四圣徒》。
(4)丢勒的肖像画刻画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人物,他们意志坚强,充满自信,同时还具有日耳曼人严峻、刚毅的性格特征。
(5)丢勒还用版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在欧洲,他是最早表现农民和下层人民生活的画家之一,其铜版画《农民和他的妻子》、《三个农民在谈话》、《农民舞蹈》等,都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劳动人民。丢勒的版画不但数量多,技艺完美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哲理。
12.19世纪法国印象主义的出席那被认为是欧洲造型艺术从传统艺术形态向现代形态过度的里程碑。简述印象主义画派不同以往的艺术主张和和技术特点。
【答案】(1)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也称印象派,又称为“外光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1874年莫奈创作的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遭到学院派的攻击,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印象派”,印象派由此而得名。
(2)印象主义画派的艺术主张
①印象主义画家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学院派,反对日益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绘画,而是在柯罗、巴比松画派和库尔贝等人的写实画风的推动下,吸收荷兰、英国、西班牙、日本、中国等国家绘画的营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