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公认的学说是() 子宫内膜异位种植学说。 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 体腔上皮化生学说。 免疫学说。 以上都是。
子宫肌瘤患者与临床症状轻重关系密切的是() 肌瘤大小。 肌瘤数目。 肌瘤生长部位。 肌瘤与肌壁关系。 肌瘤有无变性。
平坦型葡萄糖耐量曲线常见于() 甲状腺功能减退。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胃切除后。 胰岛B细胞瘤。
男性,54岁,2~3年前颈椎摄片示骨质增生。1个月来双下肢麻木,逐渐由双足向上发展至双侧腹股沟处。近1周出现双上肢麻木及无力,无排尿排便障碍,曾在当地进行针炙治疗症状无缓解。病史询问应注意() A.发病形式及演变过程。 B.首先症状及伴随症状。 C.是否伴随括约肌功能障碍。 D.外伤及发热史。 E.以上全部。
26岁初产妇,妊娠39周,规律宫缩6小时。血压100/70mmHg,骨盆测量值在正常范围,预测胎儿体重为2700g,枕左前位,胎心好。肛查宫口开大3cm,S=0。本例正确处置应是() 不予干涉,等待自然分娩。 静脉缓慢滴注硫酸镁。 立即行人工破膜。 肌注哌替啶100mg。 立即剖宫产。
下述哪项不是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发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