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等值线
【答案】等值线是指在地图上通过表示一种现象的数量指标的一此等值点的曲线。等值线法
宜用于表示地面上连续分布而逐渐变化的现象,并说明这种现象在地图上任一点的数值或强度。)
2. GIS 的数据质量
【答案】GIS 的数据质量是指GIS 中空间数据(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可靠性,通常用空间数据的误差来度量。误差是指数据与真值的偏离。
3. 变量筛选分析
【答案】析方法。变量筛选分析是通过寻找一组相互独立的变量,使相互关联的复杂的多变量数据得到简化的空间统计分常用的有主成分分析法、主因子分析法、关键变量分析法等。
4. 空间拓扑关系
【答案】空间拓扑关系描述的是基本的空间目标点、线、面之间的邻接、关联和包含关系。它对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①根据拓扑关系,不需要利用坐标或距离,可以确定一种空间实体相对于另一种空间实体的位置关系:②利用拓扑关系有利于空间要素的查询:③可以根据拓扑关系重建地理实体。
5. 栅格数据压缩编码
【答案】栅格数据压缩编码有键码、游程长度编码、块码和四叉树编码等。其目的,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数据量记录尽可能多的信息,其类型又有信息无损编码和信息有损编码之分。
6. 正射影像
【答案】正射影像是以航摄像片或遥感影像为基础,经扫描处理并经逐像元进行辐射改正、微分纠正和镶嵌,按地形图范围裁剪成的影像数据,并将地形要素的信息以符号、线画、注记、公里格网、图廓整饰等形式添加到该影像平面上,形成以栅格数据形式存储的影像数据库。数字正射影像具有地形图的几何精度和影像特征。
7. 栅格数据结构
【答案】栅格数据结构指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在各个网格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8. 四叉树数据结构
,直到【答案】四叉树数据结构是将空间区域按照四个象限进行递归分割(2n ×2n ,且n ≥1)
子象限的数值单调为止。凡数值(特征码或类型值)呈单调的单元,不论单元大小,均作为最后的存储单元。这样,对同一种空间要素,其区域网格的大小,随该要素分布特征而不同。
二、简答题
9. 试以城市地下管网信息管理为例,
【答案】数据采集处理:功能需求调研:简述建立运行GIS 的步骤和方法。GIS 平台选型; 开发风险预研:功能开发:集成测试:交付。
10.请举几例说明常用的矢量和栅格数据的转换方法。
【答案】(1)矢量转栅格①内部点扩散法由多边形内部种子点向周围邻点扩散,直至到达各边界为止; ②复数积分算法由待判别点对多边形的封闭边界计算复数积分,来判断两者关系; ③射线算法和扫描算法由图外某点向待判点引射线,通过射线与多边形边界交点数来判断。
(2)栅格转矢量
栅格数据结构向矢量数据结构的转换即矢量化,其目的是将扫描仪获取的图像栅格数据存入矢量形式的空间数据库,并将栅格数据进行数据压缩,将面状栅格数据转换为由矢量数据表示的多边形边界。有基于图像数据的久量化和基于栅格数据的欠量化两种形式,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①基于图像数据的矢量化
a. 二值化
线画图形扫描后产生图像栅格数据,这些数据是按从0~255的不同灰度值量度的,为将256级不同的灰度压缩到2个灰度形成一值图,要在最大与最小灰度之间定义1~7值,根据公式使灰度图像二值化。
b. 细化
细化是消除线画横断面栅格数的差异,使得每一条线只保留代表其轴线或周围轮廓线位置的单个栅格的宽度。细化可分为“剥皮法”和“骨架法”两大类。剥皮法的实质是从曲线的边缘开始,每次剥掉等于一个栅格宽的一层,直到最后留下彼此连通的由单个栅格点组成的图形。
c. 跟踪
跟踪的目的是将细化处理后的栅格数据转换为从节点出发的线段或闭合的线条,并以矢量形式存储线段的坐标。跟踪时,从起始点开始,根据八个邻域进行搜索下一个相邻点的位置,记录坐标,直到完成全部栅格数据的矢量化。
②栅格数据的矢量化方法
a. 在栅格数据中搜索多边形边界弧段相交处的节点位置,这些节点通常是相邻栅格单元小相同的属性值个数大于等于3的栅格处;
b. 从搜索出的节点里任选一个作为起始跟踪节点,顺着栅格单元属性值不同的两个栅格单元之间进行多边形边界弧段的跟踪,记录每一步跟踪的坐标,直到另一个节点为止;
c. 重复上述过程,做到所有的边界弧段都被生成;
④将跟踪得到的弧段数据连接组织成多边形,即完成多边形栅格数据的矢量化。
11.GIS 设计的方法(5个),阶段(4个)
【答案】(1)GIS 设计的方法
①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②由底而上法;
③快速原型法;
④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
⑤“演示和讨论”方法。
(2)GIS 开发阶段
①系统调查分析
a. 需求调查与分析;
b. 可行性分析;
c. 系统分析。
②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的任务是将系统分析阶段提出的逻辑模型化为相应的实际的物理模型这是整个研制工作的核心。
③系统的维护
此阶段是把系统设计的成果付诸实施,实现能够使用的实际系统。
④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系统验收是系统实施的终结,系统维护是指在运行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和其它因素的各种变化,保证系统正常工作而采取的一切活动。
12.空间数据库与一般数据库相比有哪些特点?
【答案】(1)空间数据库的概念
空间数据库是某一区域内关于一定地理要素特征的数据集合
(2)空间数据库的特点:
①数据量特别人,地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要用数据来描述各种地理要素,尤其是要素的空间位置,其数据量往往很大。
,还有大量的空间数据,即②不仅有地理要素的属性数据(与一般数据库中的数据性质相似)
描述地理要素空间分布位置的数据,并且这两种数据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③数据应用广泛,例如地理研究、环境保护、土地利用与规划、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市政管理、道路建设等。
上述特点,尤其是第二点,决定了在建立空间数据库时,一方面应该遵循和应用通用数据库的原理和方法,另一方面又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技术和方法来解决其它数据库所没有的管理空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