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无机材料工艺原理2008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845
华南理工大学
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卷上做答无效,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无机材料工艺原理
适用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 共 3 页
考生请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考以下三套题目中的一套。
第一套题:陶瓷工艺原理
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5分)
1. 可塑性指标
2. 塑性变形
3. 微波干燥
4. 快速烧成
5. 烧成温度范围
6. 粒度和粒度分布
二.简答题(共60分,每题10分)
1. 粘土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粘土在陶瓷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2. 影响泥浆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泥浆的流动性?
3. 在可塑成形时,为什么片状原料会导致坯体的干燥收缩不一致?
4. 列出玻璃网络形成剂、网络修饰剂氧化物各2个。
5. 在不考虑氢氟酸的情况下,试比较酸、碱、水对硅酸盐釉面的侵蚀能力。为什么浓酸对硅酸盐釉面的侵蚀作用低于稀酸的侵蚀作用?
6. 简述提高陶瓷材料韧性的方法。
三.分析题(共60分)
1. 为什么陶瓷材料的实际强度比理论强度低很多?(15分)
2. 石英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15分)
3. 某企业计划用含水率为35%的泥浆,通过(1)喷雾干燥造粉,然后干压成形坯体;或者(2)压滤脱水成泥团,然后滚压成形坯体;假设喷雾干燥的能耗为每kg 水3400kJ ,坯体中水分的干燥能耗为每kg 水12500kJ ,喷雾干燥后粉体的含水率为6%,压滤后泥团的含水率为21%,如果忽略压滤脱水的能耗,试分别计算由(1)、(2)二条工艺路线将坯体干燥到含水率为1%的干燥能耗,并评价用这二条工艺路线制造陶瓷产品的优缺点。(30分)
第 1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