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甘肃住院医师感染科Ⅱ阶段题库>甘肃住院医师感染科(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患者,男,19岁,近10天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伴乏力、尿黄来医院就诊。病前两周曾注射过丙种球蛋白1支。检查:巩膜黄染,肝肋下1.0cm,有轻度触痛,脾肋下未触及。化验:肝功ALT980U/L,AST560U/L、T-Bil116.5μmol/L,anti-HAV-IgM阳性,HB-sAg阳性,anti-HBe阳性,anti-HBc阳性。其母亲发现为HBV携带者。应诊断为()

A . 急性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B . 急性甲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
C . 急性甲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
D . 被动获得甲型肝炎抗体,急性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
E . 被动获得甲型肝炎抗体,急性乙型肝炎

有关AOSC患者的术中处理,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尽快疏通主要胆道并引流。 胆囊有明显炎症,必须同时切除。 胆囊无明显炎症,可单纯行胆囊造瘘。 胆管上段、下段的结石,优先取下段胆管的结石。 胆管下段明显狭窄,即行胆肠内引流。 9岁男孩,近7天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伴乏力、尿黄来医院就诊。病前两周曾注射过丙种球蛋白1支。检查:巩膜黄染,肝肋下1.5cm,有轻度触痛,脾肋下未触及。化验:肝功ALT680U/L,AST460U/L、T-Bil76.5μmol/L,anti-HAV-IgM阳性,anti-HAV-IgG阳性,HBsAg阳性,HBeAg阳性,anti-HBc-IgM阳性。应诊断为() 急性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急性甲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 急性乙型肝炎,既往感染过甲型肝炎。 被动获得甲型肝炎抗体,急性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 被动获得甲型肝炎抗体,急性乙型肝炎。 患者女,28岁,以"右下腹至全腹剧痛10小时"为主诉入院。患者入院前一天参加宴会,饮酒饱餐后3小时突然出现右下腹剧痛,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并很快转移至全腹。后稍有缓解,但仍以右下腹为主。深呼吸、变换体位时加剧,静卧,两腿屈曲时腹痛减轻,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当日食物,无咖啡样物及鲜血。病后自觉畏寒,发热,无寒战。未排气、排便。既往史:无右下腹疼痛史,有反复发作的中上腹疼痛及反酸、胃灼热史。服用胃药可缓解,无呕血便血史。查体:体温38.0℃,P88次/分,R37次/分,BP120/80mmHg,急性面容,神志清楚,平卧位,两腿屈曲,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全腹肌紧张,拒按,有明显压痛反跳痛,以右下腹为主,肾区叩痛阴性。入院后,患者腹痛难忍,血压下降至85/50mmHg,心率115次/分,经抗炎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下一步的治疗原则是() A.纠正休克状态。 纠正休克同时继续抗炎保守治疗。 手术。 纠正休克同时手术治疗。 继续抗炎保守治疗。 在抗炎抗休克的同时行手术治疗。 无花果并不是不开花,只是开花时看不到,它的果叫() A、蓇葖果。 B、聚合果。 C、隐花果。 D、浆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预防胆管损伤措施不恰当的是() 胆囊管较粗,>4mm,术中行胆道造影,除外胆总管结石。 胆囊壁厚(>4mm),无功能胆囊常提示胆囊管短粗,胆囊萎缩,应靠近胆囊壶腹部上钛夹。 处理胆囊三角时,应由胆囊管延至胆囊,未明确胆囊管之前和胆囊管未由胆囊颈部分出,不能切任何管状结构。 确定胆囊管与胆总管关系困难时,应仔细解剖肝门部,使胆总管、肝总管、胆囊管"三管骨骼化",以确定胆囊管。 术中出现出血或技术困难时,预防胆管损伤最佳措施是中转开腹。 患者,男,19岁,近10天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伴乏力、尿黄来医院就诊。病前两周曾注射过丙种球蛋白1支。检查:巩膜黄染,肝肋下1.0cm,有轻度触痛,脾肋下未触及。化验:肝功ALT980U/L,AST560U/L、T-Bil116.5μmol/L,anti-HAV-IgM阳性,HB-sAg阳性,anti-HBe阳性,anti-HBc阳性。其母亲发现为HBV携带者。应诊断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