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庆师范学院政法学院80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述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世界社会主义前景的关系。

【答案】(1)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

(2)全球化与世界社会主义前景的关系体现在:

①社会主义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及所处的国际环境相适应,使社会主义具有越来越显著的国家特色和民族形式;

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将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逐渐突破计划经济模式;

④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社会主义将是对外开放的社会主义,但又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⑤各国社会主义在强调本民族特点和独立自主的同时,会更加注重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力量之间的联系与协作。

2. 为什么要学习以及你准备怎样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这门课?

【答案】(1)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原因(意义所在)

①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和正确价值观

②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学好各门具体科学和专业学科

③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执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更好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④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将扩大我们的视野,增强对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分析能力,明确全世界走向社会主义的大趋势,坚定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必胜的信念。

⑤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关系,明确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对世界资本主义应该采取的方针,洞察今后世界发展的趋势。

(2)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的基本方法

①理论联系实际

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丰富的实际,又用以指导活生生的实际。但

是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不可能自发地转化、上升为理论,总要通过人们有意识的主观实践活动,取得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经验,再通过抽象思维、理性思考把它系统化、条理化,才能形成科学理论。

②世界联系中国

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领导中国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20世纪的历史实践证明:没有世界社会主义,也就不会有中国社会主义;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能不受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 要了解中国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首先就要深入研究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 要立足中国,了解外国,借鉴世界; 还要争取社会主义的中国能够在多方面为推进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③成就联系挫折

从世界到中国,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历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波浪式地迂回前进的。总的看来,成就是越来越大,挫折是暂时的、局部的。“吃一堑,长一智”,只要我们善十从挫折中认真总结并真正吸取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又会重新取得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成就。正是在空想社会主义试验屡遭失败之时,科学社会主义拔地而起,横空出世。

④现实联系历史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到当今这个态势,是社会主义历史长期发展的合乎规律的产物。要深入了解社会主义的现实,就必须认真联系社会主义的历史进行系统的考察。西欧历史上在资本主义不发达的条件下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在另外一些国家类似的条件下又可能部分地再现。所以不发达国家在实现社会主义过程中某些空想因素的再现是有社会历史根源的。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未能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是有历史根源的。

⑤现在联系未来

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社会主义还处于幼年时期。当今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要加快体制改革,在发展新科技革命方面急起直追,迎头赶上,就能更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放眼世界,我们还要看到,当今资本主义世界正在悄悄地发生重大的新变化,以信息化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正方兴未艾,资本主义各方面社会化的程度都在提高,多种社会主义因素正在逐步增长。只要现在联系未来,就能开拓视野,豁达胸怀,更加明了世界社会主义今后发展的轨迹,更能促进世界社会主义未来的拓展。

3. 怎样开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局面?

【答案】进入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仍面临错综复杂的局面,既有严重的困难与挑战,又有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开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局面。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

必须对涉及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改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展中国家新困难的重大问题作出符合实际的、令人信服的理论说明,以确立振兴社会主义事业正确的战略和方针政策。为此,固守传统理论是不够的,必须努力实现理论的创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

创新。

(2)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①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

a. 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共产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组织建设原则,不断扩大和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b. 进一步探索处理党政关系的新思路、新机制。既要保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通过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机制来实现和加强这种领导。

c. 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完善民主制度。

包括党内的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和全面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选举是党员履行自己的民主权利,应该坚持并不断扩大直接选举、差额选举党代表和各级党委领导人; 应该实行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和党任制,使各级党代表大会成为党的权力中心; 应该落实党员对党的干部进行监督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措施,从而真正把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遵纪守法情况置于广大党员监督之下。同时,还要完善党外监督,包括人民群众的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等。民主集中制是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领导制度。现在关键是要大力加强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建立和完善民主的议事和决策机制。这是防止党和国家领导决策失误、防止重蹈苏东剧变覆辙导致灾难性后果的重要保障。

②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共产党

新形势对一贯以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为主要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的共产党提出了挑战。共产党在保持自己先进性的同时,如何从工农之外的群众中吸收党员,以扩大自己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在维护工农利益的同时,如何调整政策,使之能反映更广泛的群众的利益,以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和支持率,这都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共产党需要改革传统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

(3)努力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①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

a. 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放在第一位。必须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与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参政议政的各项具体制度和具体程序,使民主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不因领导人的更换而变化,真正体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根本上提高社会主义制度的竞争力。

②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共产党

使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各种举措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使得任何政府和政党,包括暂时取代共产党上台执政的政党,也无法轻易改变或废止这种制度和法律。通过和平方式,包括选举、议会活动,直至争取支持上台执政,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实现社会主义替代或超越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