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大学文学院822外国文学与文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安娜是一个堕落的女人吗?
【答案】安娜不是一个堕落的女人。
(1)安娜是一个坚定的追求新生活,具有个性解放特点的贵族妇女形象
她的悲剧是她的性格与社会环境发生尖锐冲突的必然结果。在作者的最初构思中,安娜是一个堕落的女人。但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改变了这种构思,赋予了安娜许多令人同情的和美的因素。安娜还是少女的时候,由姑母作主嫁给了比她大20岁的省长卡列宁。卡列宁伪善自私,过于理性化而生命意识匮乏,他的主要兴趣在官场,是一架“官僚机器”。
(2)安娜是一个真诚、善良、富有激情、生命力强盛的女性形象
她与这样的丈夫生活在一起,不知爱情为何物,这种生活窒息了她的生命活力。在和握伦斯基邂逅之后,她那沉睡的爱的激情和生命意识被唤醒了。此后,她身上流露出一种纯真的、发自内心的对真正生活的热切向往之情
(3)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是矛盾的
他一方面认为安娜的追求合乎自然人性,是合理的; 另一方面,从宗教伦理道德观来看,安娜又是缺乏理性的,她对爱情生活的追求有放纵情欲的成分。所以,在小说中作者对安娜既同情又谴责。他没有让安娜完全服从“灵魂”准则的要求,去屈从卡列宁和那个上流社会,而是同情安娜的遭遇,不无肯定的描写她自我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以及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但另一面又让安娜带着犯罪的痛苦走向死亡。“我”就是作者一贯探索的那个永恒的道德原则,是维护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善与人道。安娜的追求尽管有合乎善与人道的一面,但离善与人道的最高形式——爱他人,为他人而活着——还有相当的距离。这就是作者对安娜态度矛盾的根本原因。
2. 试析《草叶集》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答案】惠特曼用几十年的时间吸收人民的意志和热情,将之熔铸成一部自由奔放、丰富庞杂的诗集——《草叶集》,唱出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新声,成为美国现代诗和现代文学的开山鼻。
《草叶集》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唯一一部诗集,是他一生经验的结晶。
(1)《草叶集》的主题
《草叶集》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思想十分丰富、庞杂,但其基本的主题可大致归纳为:自我、创造和民主。
①注重表现自我。诗人在爱默生强调自我、相信自己的超验主义思想影响下,对自我进行了无以复加的赞颂,将自我刻画成一个强健有力的英雄、顶天立地的巨人。诗歌中,自我立足于实际,自主自强,获得了超越性,并且扩大到整个民族、宇宙,成为美利坚民族的代表,与永恒融为一体。
②歌咏劳动和创造的伟大价值。在自我及他我的关照中,诗人看到了宇宙中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之伟大,也看到了人在宇宙中所占的位置那就是不断地一自己的劳作加入宇宙的生命大循环。作者歌颂劳动人民,认为他们最美,正是人类的劳动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正是他们伟大的创造力量才使人类拥有了城市、房屋和书籍等等生活基础。此外,诗人所歌颂的大自然也是人们劳动和建设的条件。
③赞美自由和民主。作为一个平民诗人,惠特曼不同于贵族诗人的浪漫情调,他着重歌颂劳动人民创造世界的伟大业绩,同情被压迫的黑人奴隶,对民主理想的实现充满坚定的信念。同时,他也看到了获得民主有时需要付出血的代价,因此他歌颂那些献身民主的英雄,并将民主主义的“同志式的爱”从美国扩展到整个欧洲。
(2)《草叶集》的艺术特点
《草叶集》的风格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具体表现在:
①作者在诗歌形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创造了“自由体”的诗歌形式。《草叶集》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格律,没有固定的韵脚,不是以音步,而是以短句作为诗歌内在韵律的基础,以语气和语调的变化来安排节奏,具有内在逻辑的节奏感,自由奔放,毫无斧凿痕迹。
②《草叶集》喜欢运用“目录诗”和“平行句”,给表面无章法的自由诗以一种内在的节奏感。诗歌将一连串的人名、地名以诗行的形式排列在一起,形成磅礴的气势。诗歌喜欢采用一些语法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重叠句、平行句,获得奔腾起伏、自由豪放的效果。
③诗歌风格多种多样,而且具有强烈的音乐性。整个诗歌如同一首交响乐,诗人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采用不同的语调,有时高亢有力,有时轻柔哀婉,有时粗野傲慢,变化多端,体现了自由和创造的精神。
④诗人扩大了诗歌的表现范围,涉及的题材广泛多样。作者歌咏的对象从城市到工厂,从自然景物到人工景物,突破了传统诗歌的表现对象,将各种人类创造的现代文明融入诗中,扩大了诗歌的题材。
3. 试析《摩诃婆罗多》中莎维德丽的形象。
【答案】《莎维德丽》是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著名插话,在印度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德国印度学家温特尼茨推崇它为史诗中保存下来的婆罗门诗歌中“最为瑰丽的作品”。莎维德丽是这一插话故事中的中心人物。
莎维德丽本是一位古代国土的女儿,自愿嫁给流亡森林的瞎子国土的儿子。一年后丈夫死去,死神来带走她丈夫的灵魂,而她则紧紧追随死神,最后凭借忠贞和智慧,赢得了死神的恩惠,不仅让自己的丈夫死而复生,也使得老国王双目复明,并收复了国土。莎维德丽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勇敢、执著、坚强、镇定,她的形象教导人们要不畏强暴,不怕艰辛,在遭到挫折的困难时
期,更要坚定信心,勇往直前。最终,莎维德丽赢得“贤德女”称号,成为印度古代文学中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形象。
4. 《伪君子》的艺术成就。
【答案】《伪君子》是莫里哀最优秀的戏剧,集中反映了莫里哀的创作特征,代表了莫里哀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伪君子》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按照古典主义原则来创作,遵守三一律
《伪君子》的时间、地点、情节均符合“三一律”的规定,整部喜剧从开始到结束,均不超过一昼夜; 地点始终在富商奥尔贡家的客厅,没有变换; 其情节单一,围绕揭露达尔杜弗性格的伪善而展开,不枝不蔓。在语言上,该剧采用亚历山大诗体,具有优雅流畅、韵律优美的特点。
(2)戏剧结构严谨,冲突集中,层次分明
例如,《伪君子》的开场就因为成功利用悬念而被视为“伟大的开场”之一。在前两幕中,伪君子达尔杜弗并没有出场,然而舞台上的各种人物围绕伪君子进行着激烈的争论,留下悬念,引人关注。
(3)喜剧中融入悲剧、闹剧等多种戏剧因素
奥尔贡女儿的婚姻几乎被断送,他自己面对的是失去财产、被捕入狱的命运,这些都构成了该剧的悲剧因素,使剧情发展更为紧张,矛盾更为尖锐,从而使反面人物的丑恶本质和作品的社会批判性显露得更加突出。而民间闹剧、风俗喜剧和传奇喜剧因素的加入,则增加了该剧滑稽戏谑的情趣、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冲突的紧张性。
(4)戏剧语言个性化
《伪君子》中人物的语言都符合各自的身份,桃丽娜的语言犀利、朴素、生动,符合其爽朗的个性; 达尔杜弗的语言矫饰、造作,长篇大论地玩弄教义,暴露了这个伪善者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本质。
总之,莫里哀在《伪君子》创作中对古典主义戏剧的突破,使法国喜剧面目一新,使喜剧具有了高度的艺术价值和严肃的教育意义; 其喜剧创作上承人文主义戏剧家莎士比亚和维加的优良传统,下启18世纪启蒙戏剧,在西方戏剧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5. 简述《毛猿》的现代主义特点。
【答案】《毛猿》是美国著名作家奥尼尔的主要作品,掐写了一个名叫杨克的邮船锅炉工的悲剧人生。人的异化、追求及精神幻灭是这部作品的主题,其现代主义特点表现为:
(1)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
扬克是美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代表,他的遭遇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扬克开始时自以为了不起地自我肯定,是建筑在一种自我误解之上。他误认为自己是资本主义社会物质力量的代表,因而否定资产阶级,也否定“社会主义的救世军”。其实真正代表资本主义物质力量的是资产阶级。扬克作为物质财富的创造者,除了被奴役被支配,创造财富供他人享乐外,在现代西方社会根本无立足之地,他等于甚至低于毛猿。通过杨克的悲剧,揭示了现存资本主义